首页 > 资讯 >

汽车行业2023年一季度前瞻:行业销量整体承压 重点把握结构性亮点|天天简讯

2023-04-13 08:31:30 来源: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期投资提示:

看国内外汽车总量情况,23Q1 国内乘用车产、批、零售数据均有所承压,国外销量则有所增长。①国内,受前期疫情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呈现出缓慢复苏状态,而22 年末燃油车购置税减征及新能源补贴政策的退坡,则对需求形成了一定透支;同时,3 月初大量促销宣传导致部分消费者形成观望情绪,进一步压制了需求的释放。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3年Q1 乘用车产量/批售/零售分别为508.7/505.2/426.1 万辆,同比-5.3%/-7.3%/-13.4%。

②海外,随着缺芯问题的进一步缓解,美、法、英国1-2 月乘用车销量同比+8.3%/+6.0%/+18.4%;德国则由于新能车补贴开始退坡,因此销量出现疲软,乘用车销量同比+1.1%。


(资料图片)

看国内乘用车销量结构性变化,自主表现优于合资,新能源仍有高增,出口市场持续强势。

①Q1 自主批发销量份额达53%创历史新高,同比+6.7pct。Q1 自主品牌销量267 万辆,同比+8%;合资品牌销量162 万辆,同比-27%;豪华品牌销量77 万辆,同比+4%。在行业整体批发销量同比-7%的情况下,自主品牌仍取得了较明显的正增长,其中比亚迪作为头部自主品牌,总销量达54.8 万辆,同比+92%,表现相当亮眼。②即使在国补政策退出情况下,新能源乘用车仍然保持高增长。Q1 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再度冲高,达150 万辆,同比+25%,渗透率达30%。22Q1 比亚迪、特斯拉、广汽埃安分别以37%/15%/5%的市场份额位列前三,长安、上汽等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均实现100%以上的同比增长,蔚来、理想等新势力销量也快速提升,新能源市场持续火爆。③出口市场持续强势,在零售疲软下成为另一增长点。Q1 乘用车出口78 万辆,同比+90%,上汽、奇瑞、特斯拉出口排名前列。

成本端,原材料价格仍在相对低位,海运费大幅下降利好出口。23Q1 钢材、塑料、玻璃、镍价格环比22Q4 分别+10.8%/+3.2%/+9.2%/+0.14%,铝材、橡胶、钴、碳酸锂环比-0.2%/-1.2%/-11.8%/-26.3% 。Q1 我们自建的传统车原材料价格指数同/ 环比-14.0%/+5.5%,环比虽有所上涨但仍在相对低位;新能源车原材料价格指数同/环比-7.0%/-9.8%,电池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降有利于新能源汽车降本降价,刺激需求。Q1 海运价格大幅下降利好出口,同/环比-42%/-11%。汇率方面美元欧元则升贬不一,23Q1 美元较Q4 贬值1.3%,欧元较Q4 升值0.96%。

综上,虽然Q1 国内整体销量承压,但自主、新能源的崛起仍在继续,海外需求的恢复、海运费的下降也利好出口企业。因此我们更需把握能够享受此轮行业格局变化,具备自身α的公司。具体看:

(1)整车:Q1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方面,比亚迪(358%~432%)、上汽集团(-46%~-27%)、长城汽车(-69%~-39%)。

(2)零部件:①Q1 净利润同比增长100%以上:飞龙股份(565%~703%)、继峰股份(286%~313%)、爱柯迪(130%~142%)等;②净利润同比增长50%~100%:

科博达(64%~75%)、爱玛科技(50%)等;③净利润同比增长0%~50%:巨一科技(10%~38%)、华阳集团(8%~30%)、精锻科技(4%~11%)等;④净利润同比降低:广汇汽车(-22%~-7%)、英搏尔(-181%~-100%)等。

投资分析意见:乘用车正在开启复苏周期,头部车企将在早期享受马太效应进而获得超额收益,推荐比亚迪、长安、吉利。内卷造成产业链的利润冲击在所难免,建议关注具备国产替代、降本增效能力的公司,包括英搏尔、爱柯迪、星宇股份、科博达等。而在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大势已成,建议关注瀚川智能(机械)、蓝海华腾等公司。

核心风险:部分环节供应链安全风险、国内终端销量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超预期。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