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银行:5月信贷与OMO降息点评:对称降息利好银行-世界热头条

2023-06-14 08:12:44 来源: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要点

金融数据显示信贷供需双弱格局延续,经济处于弱修复状态。OMO 降息后LPR 有望下降,存款贷款跟随式对称性降息,银行息差有保护,风险有改善,有利于银行股。继续看好以国有行为代表的中特估银行。


(相关资料图)

降息点评:息差有保护、风险有改善

存贷款跟随式对称性降息,银行息差有保护、风险有改善,利好银行基本面。

(1)OMO 降息后LPR 有望下降:6 月13 日,7 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1.90%,较上一交易日中标利率下降10bp。OMO 降息后,6 月MLF 和LPR 大概率迎来下调。参考2022 年8 月OMO 降息10bp 后的LPR 利率降幅,我们预计2023 年6 月1Y LPR 下调5bp,5Y LPR 下调15bp。据此测算,预计潜在LPR 降息对银行单季度息差影响大约为6bp,其中3bp 在2023 年体现,3bp 在2024 年体现。

(2)存款利率下调有望充分对冲:2022 年9 月以来,在监管引导下,存款利率经历三轮下调,考虑存款定期化影响后,我们预计存款利率调降对息差的改善幅度在6bp 左右,基本可对冲潜在LPR 降息对息差的影响,且存款利率调降对息差的支撑基本在年内体现。展望未来,为应对息差压力,银行存款利率有望继续下调,从而形成“存款-贷款-存款”的对称降息过程,息差下行斜率有望显著减缓。

(3)宽松政策发力助力风险改善:随着降息等宽信用、稳增长政策的发力,经济下行压力有望得到缓释,助力银行风险端压力改善,利好银行基本面。

信贷点评:实际结构略好于此前预期

实际结构略好于预期。5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6 万亿元,同比少增5418 亿元;5月新增社融1.56 万亿元,同比少增1.3 万亿元。5 月信贷增量略低于我们此前预测的1.5 万亿元,主要是票据融资量比此前预测低,同比大幅少增。刨除这些因素,企业中长贷延续改善态势,居民贷款同比小幅多增,略好于预期。

总量需求仍然比较弱。考虑2022 年5 月受新冠疫情影响,非票信贷数据并不高,在此基础上,2023 年5 月居民贷款和企业非票信贷合计仅同比多增640 亿元,显示当前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不强。5 月企业短贷同比大幅少增2292 亿元,显示出企业开工生产需求回落。从不同类型银行表现来看,我们推测各类型银行均同比少增,此前信贷投放能力极强的国有行和头部城商行的表现开始放缓。

票据融资在挤出水分。5 月票据融资净减少1377 亿元,同比多减7438 亿元,环比多减1310 亿元。一方面显示银行没有动力或监管压力,要大幅加大信贷投放,用票据冲量。2022 年5 月信贷座谈会后,5 月票据融资量创下历史单月峰值,同期数据“虚胖”成分比较多。2023 年5 月票据融资量的同比和环比缩水,更多是“挤水分”。另一方面也可能显示出资金空转现象的好转。

展望未来,6 月信贷投放有望环比好转,同比持平。6 月为传统信贷大月,考虑投放季节性,投放情况有望好于5 月,但考虑到2022 年同期,在上海疫情结束刺激下,信贷投放基数较高,初步预计2023 年6 月信贷增量同比持平。展望全年,若后续月份的信贷增量持续同比持平,测算2023 年内信贷同比增速或从5 月末的11.4%逐步回落至10.9%,较2022 年底增速下降0.2pc。

银行观点:利好银行股,看好中特估

跟随式对称性降息下,银行息差有保护,风险有改善,利好银行股基本面。同时,当前经济处于弱修复状态,无风险利率继续下行,有望催化中特估行情。继续看好以国有行为代表的中特估银行。截至2023 年6 月13 日收盘,四大行股息率与10Y 国债收益率风险溢价约为333bp,如溢价水平回到过去十年平均的232bp,则对应股息率由6.0%降至4.9%,PB 估值由0.54x 上升至0.65x,现价空间20.5%。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失速,不良大幅暴露。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