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轩高科(002074):出海前景光明 自研启晨电池续航里程高

2023-05-29 20:16:01 来源: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事件:5 月10 日,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近日收到VolkswagenwerkAG(大众汽车集团)的采购定点函,公司将成为大众汽车海外市场定点供应商供应大众汽车磷酸铁锂“Unified Cell(标准电芯)”

动力锂电池产品。该款电芯采用与中国市场相同的设计样式和规格,面向大众汽车集团全系列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的销售价格将以市场公允价值进行定价,产品主要销售和应用对象为海外市场。


(资料图片)

5 月20 日,公司发布自研全新LMFP(磷酸锰铁锂)体系L600 启晨电池,该电池电芯实现240Wh/kg 的质量能量密度,525Wh/L 的体积能量密度,常温循环4000 圈,高温循环1800 圈。采用了L600 电芯后,体积成组率达到76%,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90Wh/kg。

标准电芯配套SSP 平台,出海前景确定性强。公司的标准电芯产品将配套的大众汽车SSP 平台为现有MEB 及PPE 平台的下一代融合平台,可以覆盖大众旗下80%的车型,所以不仅是奥迪和保时捷,只要是SSP 平台的车型都会用到标准电芯,而电芯都是统一验证,不存在二次验证。目前,公司是大众SSP 平台的唯一定点供应商,建设的20GWh 大众标准电芯项目(10GWh 三元及10GWh 磷酸铁锂)预计将于今年三季度投产。

根据大众汽车官网所描述,可扩展系统平台(SSP 平台)是大众汽车集团的下一代机电一体化平台。随着时间推移,SSP 平台将显著降低工艺流程复杂性。SSP 平台是MQB、MSB、MLB、MEB 和PPE 平台的延续,它将3 个燃油车平台和2 个纯电动汽车平台整合为适用于集团旗下所有品牌和所有级别车型的机电一体化平台架构。下一代SSP 平台将是一个集纯电动、全面互联和高度可扩展性于一身的全新汽车平台。在其生命周期,预计将有4000 多万辆汽车下线。就像如今的MEB 平台一样,SSP 平台也将对大众以外汽车制造商开放,由此可见,未来公司搭配SSP 平台所生产的标准电芯的出口需求确定性较强。

不仅如此,此次定点的标准电芯在电芯结构设计上引入新的理念,通过先进的PACK 工艺,实现更大成组效率的同时还拥有更高的安全性能。铁锂和三元版均采用相同的设计尺寸,整车环节标准化设计以降低成本,规避高度定制化可能带来的库存积压问题。因此,公司本次获得大众汽车集团的海外采购定点,磷酸铁锂"UnifitedCell"(标准电芯)动力锂电池产品应用于大众汽车集团除中国以外的全系列新能源汽车,是继2022 年初获得大众中国三元和铁锂产品量产定点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做精铁锂”战略有成,自研电池彰显技术实力。2022 年公司研发投入24.16亿元,同比增长107.09%,连续4 年占营收比重超过10%。证明公司长期以来以实际行动不断投入技术研发,大力提升产品效能。面对锂电行业竞争激烈的现状,公司秉承“做精铁锂,做强三元,做大储能”产品路线。公司深耕磷酸铁锂电池已久,自2007 年开始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目前在全球拥有8大研发中心,具备电池原材料、BMS 系统开发、固态电池等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并在欧洲、东南亚、北美等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生产基地,拥有完善的产品供应体系。

近年来,随着较为侧重能量密度考察的国家新能源财政补贴的逐步退坡,直至于2022 年年底彻底退出,且铁锂性能在技术加持下不断提升,磷酸铁锂(LFP)技术重获市场认可,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与此同时,量产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增长已进入瓶颈,进一步提高需要化学体系的提升,因此掺杂锰元素的磷酸铁锂应运而生,启晨L600 电池就是这一技术路线背景下的产物。

高能量密度,高循环次数,高续航里程助力公司拓展B 级车市场。自2022年起,公司正在全力以赴主攻B 级车市场。相较于公司已占有较大优势的A级车市场,B 级车的车长和轴距更大,平均售价更高,B 级车目标消费者普遍对续航里程的要求也更高,充电时间的要求也更快。

据公司官微披露,启晨L600 LMFP 电芯实现240Wh/kg 的质量能量密度,525Wh/L 的体积能量密度,常温循环4000 圈,高温循环1800 圈,支持18分钟的快充,并且通过了所有的安全测试。采用了L600 电芯后,体积成组率达到76%,超越现在量产三元体系的pack 能量密度,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90Wh/kg。正因为启晨材料的高能量密度,即使不用三元材料,同样可以做到续航1000km,并可满足18 分钟1800 次全时快充。刚好可以满足更高级别车型,如B 级车市场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性能需求。

投资建议:受新能源车降价潮影响,动力电池终端客户需求仍在缓慢恢复过程中。重点关注动力电池版块中的非龙头企业,因新能源车整车板块竞争加剧,为控制成本,料整车厂会在现有动力电池供应商的基础之上增加备选方案以期提高利润率,应对市场环境变化。且公司在储能领域持续深耕,技术体系成熟,已实现储能电池循环达到12000 次,计划积极拓展全球储能市场,成为国际一流的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3 亿元、23.09 亿元、32.06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33 倍、21 倍、15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需求下降、海外政策风险、电池原材料价格变动、动力电池行业竞争加剧。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