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利率债周报:出口下滑 债市为何反应平淡?-天天视点

2023-06-08 10:23:07 来源: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6 月7 日海关总署公布进出口数据,按美元计价(下同),今年5 月份我国进出口5011.9 亿美元,下降6.2%。其中,出口2835 亿美元,下降7.5%(Wind 一致预期为0.1%);进口2176.9 亿美元,下降4.5%(Wind 一致预期为-7.5%);贸易顺差658.1 亿美元,收窄16.1%。

出口显著不及市场预期,汽车出口延续高增。5 月出口增速由正转负,大幅不及市场预期。分国家来看,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均有所下降。对东盟出口增速-15.9%(前值为4.

5%),对欧盟出口增速为-7%(前值为3.9%),对美国出口增速降幅扩大至-18.2%(前值为-6.5%),对日本出口增速为-13.3%(前值为11.5%),四者加总出口金额占比约50%。主要产品中出口增速全面回落,具体来看:1)机电产品增速由正转负,收于-2.


(资料图)

1%(前值10.4%),高新技术产品、集成电路出口降幅扩大至-13.9%、-25.8%,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降幅由-17%收窄至-10.9%;2)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由正转负,纺织、服装、农产品出口金额增速分别为-14.3%、-12.5%和-7.4%(前值分别为3.9%、14%、3.2%;)3)汽车出口依然高增,汽车(包括底盘)增速高达123.5%(前值为195.7%),汽车零配件增速13.4%%(前值为30%)。

5 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速由4 月份的8.5%降至-7.5%,一方面受到去年高基数影响。去年同期出口金额同比增速高达16.4%,剔除高基数影响后,若考虑两年平均增速,则出口金额增速由4 月份的6.0%降至3.8%,增速不及前值但回正。另一方面,出口金额低于季节性趋势,从量的角度来看,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增速尚未恢复,外需疲弱制约我国出口量,5 月份全球PMI 美国、欧元区制造业PMI 分别为46.9、44.8,持续处在枯荣线以下,近期银行业危机加剧国外经济下行压力;从价的角度来看,通胀低位运行,PPI自去年10 月以来降至负区间,4 月份降幅扩大至-3.6%,CPI 持续走低,4 月份收于0.

1%。

进口增速印证内需处在修复通道,但依然较弱。5 月进口降幅收窄,高于Wind 一致预期,且略高于季节性趋势。主要贸易伙伴中:对东盟、日本降幅收窄,进口增速分别为-4.2%(前值为-6.3%)、-13.7%(前值为-15.8%),对欧盟、美国进口增速降幅扩大,分别为-0.9%(前值为-0.1%)、-9.9%(前值为-3.1%)。从主要进口产品来看,除农产品和铁进口金额同比增速下降以外,大部分产品进口金额增速上升或降幅有所收窄。

5 月进口金额依然同比下行,主要是因为内需不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从5 月国内PMI 来看,制造业PMI 收于48.8,环比下行,且同比降幅亦有所扩大;新出口订单PMI、进口PMI 分别为47.2 和48.6,环比持续下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呈现“供过于求”的格局,反映商品价格的CRB 指数震荡下行。但进口降幅收窄可能是因为商品价格下降提振国内的备货需求,与下行的商品价格效果部分抵消。

5 月出口走弱,后续怎么看?从主要国家PMI 等指标来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短期内可能难以扭转,外需可能难以对国内经济形成支撑,内需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考虑基数效应,2022 年6 月出口金额基数较大,且斜率明显高于季节性走势,三季度斜率放缓,但绝对值依然处在高位,四季度之后斜率、绝对值均有所下降。因此,预计二、三季度出口金额同比增速较难转正,大概率处在负区间。

债市为何对出口反应平淡?日内10Y 国债活跃券230004 收益率窄幅波动,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并未推动长债利率进一步下行,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从外需相关高频数据和PMI 等领先指标看,出口放缓并不意外。我们在报告《出口超预期,但谨慎乐观》中提到,“3 月份出口高增可能存在异常因素扰动,不能简单得出后续出口会持续高增的结论”,4、5 月份出口增速回落印证了这一判断,债市对于出口高增速难以持续已有充分预期。第二,长债利率进一步下行需要新的催化。4 月以来各项经济数据频繁验证“弱复苏”预期,10Y 国债收益率5 月份下破MLF 利率后,对于基本面趋弱和资金价格下行的定价可能已经较为充分

在后续稳增长政策走势尚不明确的情况下,短期长债利率在2.7%附近可能存在明显阻力。

风险提示:海外衰退进程具有不确定性,出口增速大幅波动等。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