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配方颗粒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标准完成切换 三因素推动行业增长

2023-08-15 10:33:09 来源: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图】

报告摘要:

配方颗粒行业—— 2021年进入新阶段。中药配方颗粒指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分离、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的颗粒,其发展历时30 余年,经历了科研、试点、逐步放开三个阶段。2021 年配方颗粒试点结束,政策持续支持行业规范化发展。我们认为以下三个因素将推动行业高速发展,预计行业规模由2022 年约180 亿元增至2025 年约350亿元:

配方颗粒品种——国标省标逐步补全,更好满足临床需求。政策要求生产标准由企标完全切换为国标省标,导致配方颗粒用量与价格显著提升,且品种数量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在2022 年完全体现,后续国标省标的持续发布有利于处方需求通过配方颗粒满足。

使用颗粒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院扩展至所有使用中医的医疗机构。我国2021 年就诊于二级以上医院的中医诊疗人次为7.68亿次,而就诊于其他机构的中医诊疗人次为4.34 亿次。配方颗粒使用范围按就诊人次估算,扩展超55%。

颗粒纳入医保——逐步纳入医保为趋势,提升患者支付能力。配方颗粒较传统饮片贵一倍左右,患者有一定支付压力。国家政策支持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有一定数量省市在2021 年-2022 年将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提升配方颗粒渗透率。

配方颗粒头部企业——高市占率,高毛利率,高销售费用率。中国中药市占率第一,2022 年约44%。其配方颗粒占公司营业收入的一半以上,并贡献几乎全部的净利润。红日药业市占率第二,2022 年约19%。

其配方颗粒占公司营业收入近一半,并贡献60%以上的净利润。配方颗粒业务毛利率一般在70%左右,净利率随销售费用率不同在15-24%之间。行业集中度高,CR3 超70%,头部企业在标准备案数、上游药材布局、生产能力方面均有优势。

风险提示:配方颗粒入院推广不及预期、纳入医保进度不及预期、集采进度快于预期/价格降幅大于预期、行业放开后竞争加剧风险。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