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宏观经济研究:全年如何实现GDP目标?建议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2023-08-25 17:32:19 来源: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资料图)

核心观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定为5%左右,对应两年平均增速为4%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GDP 实现5.5%的增速,对应两年均值刚好为4%。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GDP 同比增长6.3%,对应两年平均增速仅3.4%,并且GDP 单季环比也明显回落,可以说经济已经初步显露出放缓迹象。进入三季度,多项经济指标延续低位调整,若此趋势在下半年延续,实现全年GDP 增速目标可能存在一定压力。

今年出口偏弱,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大概率对GDP 形成拖累,我们预计全年净出口拖累GDP 下滑约0.5 个百分点。因此更重要是讨论如何分配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对GDP 的拉动作用,来完成5%的GDP 增长目标。

如果私人部门明显恢复,可以使得GDP 最终消费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这需要私人消费与投资发力,对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和商品房销售额全年同比分别可能需达到8%和-3%,全年社零总额应比基准情形增加约6600 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可能分别拉动GDP 约4.2 和1.4个百分点。但是在收入增长偏慢,储蓄倾向偏高的条件下,提升居民消费投资的难度较大。

如果居民消费维持相对低位,则需要政府部门“托底”。政府部门的主要抓手一在于政府消费支出,二在于基建投资与土地交易,如果政府发力,届时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分别可能拉动GDP 约3.9 和1.5 个百分点。但一方面是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减税降费等措施之下财政收入端上行动力并不强,财政收支差额扩大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加大政府债发行力度作为支撑。我们测算如果基建投资增速年底达到9%,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增长上调至7%,这需要政府债券增发1.5 万亿元左右。对应一般公共预算口径的赤字需提高约5000 亿元,那么地方政府专项债还需多发行1万亿元左右。

整体看,我们认为拉动GDP 增长,私人部门与政府部门均有一定的发力空间。

但短期看提高政府支出,增加政府财政支出、拉动土地交易、基建投资可能是效果更好的方式。我们认为年内财政发力,除了政治局会议提到“加快地方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进度”,不排除上调赤字规模、盘活专项债务结存限额。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长城证券GDP 跟踪指数是对国内GDP 数据的近似拟合,中国GDP 数据应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为准;长城证券GDP 跟踪指数的构建存在较多假设,部分假设可能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风险;财政政策不及预期;信用事件集中爆发。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