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世界微速讯:京北方(002987):六维度打造核心优势 未来业绩有望实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增长

2023-04-13 16:34:52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核心观点


(资料图)

公司定位为金融IT 综合服务提供商,从客户属性和结构、产品结构、商业模式、精益运营、研发创新、客户拓展等6 个维度打造核心竞争优势。2022 年公司加速推进业务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型,精益运营提人效,Q1-Q4 归母净利润单季同比增速分别为-53.67%、15.53%、29.88%和100.69%,逐季提升,盈利能力加速修复。截至2022 年末,信息技术服务板块已签约合同额61.98亿元,同比增长37.06%,在手订单充足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随着疫情的缓解,公司产出端陆续恢复,同时转型的深入导致高毛利率业务占比持续提升,预计未来公司毛利率有望逐步恢复至较高水平,利润增速有望显著高于收入增速。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4.87/54.26/65.30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72/4.70/5.94 亿元, 对应PE 分别为29.97/23.70/18.77 倍,给予“买入”评级。

事件

公司发布2022 年度报告,2022 年营收36.73 亿,同比+20.27%;归母2.77 亿,同比+20.13%;扣非归母2.52 亿,同比+20.42%;其中Q4 营收9.66 亿,同比+16.25%;归母0.89 亿,同比+100.69%;扣非归母0.80 亿,同比+100.88%。2022 年毛利率22.50%,同比-1.08pct;Q4 毛利率22.19%,同比+0.60pct;2022 年净利率7.54%,同比-0.01pct,扣非净利率6.86%,同比+0.01pct;Q4 净利率9.18%,同比+3.87pct,扣非净利率8.33%,同比+3.51pct。

简评

1、公司定位为金融IT 综合服务提供商,从六维度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公司向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技术服务(ITO)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其中ITO 包含软件及数字化转型服务、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IT 基础设施服务三条产品线;BPO 包含客户服务及数字化营销、数据处理及业务处理两条产品线。公司两大业务板块覆盖面广、服务产品类型多(每个板块各有30 多个产品),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服务供应链,定位为金融IT 综合服务提供商。公司从客户属性和结构、产品结构、商业模式、精益运营、研发创新、客户拓展等6 个维度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1) 公司客户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主,客户优质,其中国有六大行和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全覆盖,收入贡献率超过77%,客户结构具有明显优势。

(2) 公司产品结构转型加速,产品化和解决方案能力持续提升,信息技术服务板块已由传统的IT 服务模式过渡到“产品+服务”模式,后续将向“咨询+产品+服务”模式渐进,并形成行业引领能力。

(3) 公司服务外包的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强。公司ITO 业务与客户签订框架协议后两到三年内可持续获得项目订单或合同,BPO 业务深入客户业务流程,服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关键,业务黏性极强。

(4) 公司精益运营降本增效,推出了自研的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EDM 系统),实现软件化、算法化、模型化、智能化生产调度,可实现对所有项目进行实时监控和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大数据对每个项目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有效提升整个公司的经营效率。

(5) 公司持续加大在先进通用技术和行业应用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持续提升。2023年初,公司正式建立了京北方研究院,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隐私计算、5G 等先进技术赛道,持续强化产品孵化能力、产品标准化能力,提升公司核心技术水平。

(6) 公司在服务大行客户过程中抽象、梳理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向中小银行、非银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客户(重点为政府机构和央企)加速渗透,形成降维输出,客户持续拓展。

2、2022 年公司加速推进业务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型,精益运营提人效,业绩增速逐季提升。

2022 年,受益于数字化转型和金融信创需求,公司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保持了较快发展,同比增长27.14%,占公司总收入比重提升至63.20%。公司持续进行产品结构转型,大力发展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客户服务及数字化营销产品线,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实现营业收入7.51 亿元,同比增长52.57%,占公司总收入的20.45%,已经成为带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的新引擎。

公司凭借自研的企业级数字化管理系统,精益运营降本增效,管理效率不断提升,2022 年公司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45%和1.87%,同比上一年分别下降0.48 和0.34pcts,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22 年Q1-Q4 公司归母净利润单季同比增速分别为-53.67%、15.53%、29.88%和100.69%,逐季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加速修复。

3、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毛利率处于回升趋势,业绩有望恢复高增。

截至2022 年末,信息技术服务板块已签约合同额61.98 亿元,同比增长37.06%,在手订单充足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 年公司为满足客户需求、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了人均薪酬,加大了人才招聘力度,营业成本同比上升41.31%,超过了营业收入增长幅度,2021 年毛利率较上一年下降4.37pcts。2022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业务整体收入增速有所放缓,而人力成本刚性支出,毛利率仍然受到一定影响。目前公司正在从传统IT 服务向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转型,前期在产品、技术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大,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超过40%,转型初期对于公司利润也会带来一定影响。2022 年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客户服务及数字化营销产品业务毛利率较上一年已出现回升。后续随着疫情的缓解,公司产出端陆续恢复,同时转型的深入导致高毛利率业务占比持续提升,预计未来公司毛利率有望逐步恢复至较高水平,利润增速有望显著高于收入增速。

4、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积极把握数字化转型和金融信创需求。

截至2022 年末,公司研发和技术人数从年初的8,472 人增加至10,041 人,同比增长18.52%,人才储备充足。2023 年初,公司正式建立了京北方研究院,持续进行技术跟进和研发,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技术水平。

在信创领域,公司提前进行适配布局,主要软件产品均已经完成了与国产主流软硬件适配工作,涉及操作系统、芯片、云环境、数据库、中间件等,已获得适配认证证书超过三百五十项。2022 年度公司参与实施了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新一代对公业务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该项目是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的重大实践。公司凭借不断提升的竞争力,有望在银行数字化转型和金融信创推进过程逐步提升市场份额。

5、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公司目前客户以大行为主,有望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红利,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优化业务和产品结构,未来也将探索新的业务模式,整体业绩有望实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增长。

关键假设:受益于数字化转型和金融信创需求,银行业IT 支出有望保持稳健增长,疫情后公司BPO 业务保持稳健增长,产品结构转型顺利推进,ITO 业务中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保持高增长。行业人力成本压力逐步缓解,公司各项毛利率稳步回升。

2022 年公司ITO 业务同比增速为27.14%,我们预测2023-2025 年3 年公司ITO 业务营业收入保持25%复合增长,毛利率分别为29.43%、30.93%和32.43%,稳步提升;预测BPO业务2023-2025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4.76%、12.46%和12.96%,毛利率分别为15.01%、15.94%和16.87%,稳步提升。

费用率假设:2022 年疫情下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均有小幅下降,预计2023 年疫后均有提升,2024-2025 年稳中有升,公司加大研发投入,预计研发费用率稳步提升,我们假设公司2023-2025 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50%/2.50%/2.50%,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50%/4.00% /4.50%,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50%/10.00%/10.50%。

最终,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4.87/54.26/65.30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72/4.70/5.94亿元,截止4 月12 日收盘,对应PE 分别为29.97/23.70/18.77 倍,参考wind 一致预期,同行业可比公司宇信科技、神州信息、长亮科技2023-2024 年预测PE 平均值分别为38.30 和28.62 倍,公司估值还有一定提升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6、风险提示:

(1)银行IT 支出不及预期:公司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红利,若银行IT 板块景气回落将直接影响公司下游需求;(2)新冠疫情反复:公司业务实施和签单等多数需要到场服务,国内疫情恢复不及预期将导致人员出行受阻,进而影响公司业务开展;(3)行业竞争加剧:银行IT 板块较为分散,同一业务场景下竞争对手较多,行业竞争加剧或冲击公司的市场份额;(4)业务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型不及预期:当前银行系统处于新架构更新迭代周期,公司产品研发及升级进展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公司项目中标和签单情况。

敏感性分析:预计未来收入端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影响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是毛利率恢复节奏,目前来看行业竞争格局以及后续疫情反复等情况都会对毛利率有一定影响,我们对毛利率回升的快慢做敏感性分析,分别假设各块业务毛利率每年提升的幅度为0/0.5/1pcts 来测算公司业绩。最差情况下,当公司各块业务毛利率保持2022 年疫情下的低水平不再提升时,2023-2025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4/3.26/3.44 亿元,2023-2024年对应PE 为36.65/34.20 倍,2023 年PE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24 年PE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