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产业升级系列研究之四:追踪独角兽:未来已来(下)

2023-06-09 19:22:10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图)

核心观点

截至2023 年3 月,中国共有169 家独角兽企业,位列全球第二。

但近几年中美独角兽数量差距有所扩大,中印欧之间差距进一步缩小。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外风险投资增速出现分化,以及国内互联网行业发展阶段变化所致。展望未来,中国将更多依靠“科技型”独角兽“迎头赶上”,重点领域或是数字经济和高端制造,而国家科技实力的稳步提升和风险投资行业的与时俱进是主要追赶动力。

继上一篇报告介绍全球及中国独角兽的基本概况后,本报告将回溯历史,归纳总结近年来全球独角兽的发展趋势,并基于中美两国的差距,展望中国独角兽的未来。

全球独角兽企业发展的趋势

金融危机后加速增长,2022 年开始放缓。2016 年后,全球独角兽数量和估值CAGR 超30%。高增速背后是全球货币政策大幅宽松,风险投资行业快速扩张以及技术、商业模式创新的优秀企业不断涌现。2022 年全球宏观经济恶化叠加科技股下跌,使独角兽数量增长明显放缓。

前五大行业趋于稳定,金融科技、互联网优势扩大。2020 年至今,独角兽的行业分布趋于稳定,前五大行业分别为金融科技、互联网软件与服务、电子商务、健康医疗和人工智能。其中金融科技行业崛起速度最快,电子商务行业有所下滑,人工智能行业对资本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国家分布集中度下降,中美独角兽数量差距拉大。近年来全球独角兽的国家分布格局始终为“两超多强”,但集中度已呈下降趋势。领先国家之间的竞争态势也在发生变化,中美独角兽数量差距逐渐拉大,印度、欧洲加速追赶。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外风险投资增速出现分化,以及国内互联网行业发展阶段变化所致。

展望:中国未来重点发力方向或是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目前在网络安全、金融科技、互联网软件与服务等行业,中国独角兽的数量和平均估值与美国相比差距较大。同时中国独角兽的发展比美国更依赖消费互联网赛道。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和中美两国差距,本文认为,未来中国将更多依靠科技型独角兽来推动中国企业迎头赶上,重点领域是数字经济+高端制造。追赶动力主要为科技、金融两大方面。科技方面,近年来国家研发支出强度稳步增长,R&D 经费投入强度已超欧盟平均水平;基础科研实力大幅提升,中国在自然指数的贡献度排名跃居世界第一。金融方面,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由“量增阶段”迈向“质升阶段”。股权投资更加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科技型独角兽的孵化。

风险提示:样本差异导致结论偏差,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等。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