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广发宏观:高频数据下的7月经济

2023-08-03 09:33:17 来源: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摘要:

中电联统计6 月30 日-7 月6 日、7 月7 日-13 日、7 月14 日-20 日、7 月21 日-27 日燃煤发电企业日均发电量同比增速16.1%、14.9%、5.1%、11.4%,对应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4.5%、6.6%、4.0%、6.5%,这一增速区间要高于6 月两年复合增速区间的1.8%-1.9%。不过发电与天气等因素有关,不完全是经济活跃度影响。


(资料图)

据中电联口径数据,6 月30 日-7 月6 日、7 月7 日-7 月13 日、7 月14 日-7 月20 日、7 月21 日-7 月27 日燃煤发电企业日均发电量同比增速16.1%、14.9%、5.1%、11.4%(6 月周度发电量同比增速区间为6.0%-27.6%,6 月最后一周增速6.0%)。前四周日均发电两年平均增速4.5%、6.6%、4.0%、6.5%(6 月两年平均增速区间1.8%-1.9%,5 月两年平均增速区间-3.1%-1.8%)。

中电联表示“受南方地区多降雨天气影响,日耗回落较快。加之电厂去库存缓慢,仍处于历史高位。旺季不缺煤逐渐形成共识,下游采购观望情绪浓厚。下周受台风卡努影响,8 月初东南部海域及沿海将出现强风雨,短期日耗仍难有突出表现”。

居民生活半径环比扩张。7 月全国十大城市地铁客运量日均为6053 万人,环比6 月均值回升6.1%,同比增速录得36.6%。前四周数据分别为6164、6188、6071、6108 万人。不过地铁数据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包含高温天气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截至7 月31 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月均值客运量分别录得1018 万人(6 月日均969 万人)、1061 万人(6 月日均1017 万人)、931 万人(6 月日均863 万人)、818 万人(6 月日均726 万人)。全国十大城市地铁客运量日均值6053 万人次,5-6 月数据分别为5619、5704 万人;本月前四周数据分别为6164、6188、6071、6108 万人,6 月最后一周为5366 万人。除四大一线城市外,南京、重庆、苏州、成都地铁客运量均值环比涨幅在1.7%-18.2%不等。地铁客运量作为居民生活半径与社交距离的影子指标,居民生活半径变化无疑会影响消费和服务业。

暑期商务活动半径延续扩张。截至7 月31 日,国内执行航班(不含港澳台)日均值环比上行8.3%,5-6 月环比增速分别为0.9%、0.5%。7 月执行航班绝对值维持在13700 架次以上,前四周均值较(2021 年4 月以来)15530 架次的历史高位差距在11%左右。

截至7 月31 日,国内执行航班日均值录得13839 架次,其中5-6 月度日均值分别为12727、12784 架次,环比读数升至8.3%。本月前四周执行航班日均值分别录得13730、14131、13763、13809 架次,计划航班日均值分别为14912、15134、15231、15224 架次。7 月国际航班、港澳台航班均值分别录得979、274 架次,均刷新自2021 年4 月以来历史新高。历史上航班指标与服务业活动预期指数高度相关。

今年地产销售整体呈现“淡季更淡”的特征。7 月30 大中城市日均成交面积录得30.2 万方,低于5-6 月日均成交的42.8、42.0 万方。一、二、三线城市日均成交同比录得-16.9%、-34.3%、-25.9%。从周度分布来看,30城剔除周末后第一周(3 日-7 日)、第二周(10-14 日)、第三周(17-21 日)、第四周(24-28 日)的成交日均值分别为33.9、31.9、35.5、36.5 万方,后半月较前半月稍有好转。

截至7 月31 日,全国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日均面积录得30.2 万方,其中前四周数据分别录得30、27、33、34 万方(6 月均值42.0 万方),月均值环比回落至-28.0%,相较去年同期下降28.4%。剔除周末后第一周(7月3 日-7 日)、第二周(7 月10 日-14 日)第三周(17-21 日)、第四周(24-28 日)的成交日均值分别为33.9、31.9、35.5、36.5 万方,6 月最后一周(6 月26 日-6 月30 日)日均成交为69.5 万方。7 月一、二、三线城市周度成交面积同比分别录得-16.9%、-34.3%、-25.9%(6 月同比分别为-18.5%、-38.7%、-24.3%)。

主要城市二手房数据偏弱。截至7 月31 日,北京二手房成交(签约)套数月均值360 套,环比回落19.3%;深圳、成都、南京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速录得-33.6%、-12.5%、-17.8%。截止到7 月31 日,百城土地溢价率月均值4.8%。

7 月全国水泥出货率仍处季节性低位,石油沥青开工率环比回升。数字水泥网统计前四周全国水泥出货率分别为55.1%、54.1%、52.8%、55.5%,月均值(截至7 月28 日)录得54.4%,较去年同期回落8.9pct,环比6月延续季节性回落。全国石油沥青开工率7 月前四周均值环比、同比增幅分别为1.6、-0.2pct。我们理解水泥则主要对应地产,石油沥青则对应基建投资需求。

据数字水泥网口径数据,7 月前四周全国水泥出货率分别为55.1%、54.1%、52.8%、55.5%。前28 日均值54.4%,环比6 月回落2.9pct,相较去年同期回落8.9pct。

7 月前四周,全国石油沥青开工率月均值录得35.8%,环比、同比增幅分别录得1.6、-0.2pct。

7 月韩国出口同比录得-16.5%,低于6 月同比的-6.0%,但主要应与基数抬升有关,去年7 月全月同比8.6%为下半年高点。前20 日韩国半导体、计算机外围设备、无线电通讯设备出口增速录得-35.4%、16.8%、-13.5%。

从出口结构来说,韩国出口是观测中国电子产业链出口的影子指标。中国7 月出口同样面对较高基数。基数走低的背景下,7 月越南出口同比-2.1%,高于前值的-10.2%。

7 月韩国出口增速-16.5%(6 月全月同比-6%,5 月全月同比-15.2%,去年全年同比6.1%),其中半导体前20日出口同比-35.4%(6 月前20 日同比-23.5%),计算机外围设备前20 日出口同比16.8%(6 月前20 日同比-14.6%),无线电通讯设备前20 日出口同比-13.5%(6 月前20 日同比-0.7%)。

7 月越南出口同比增速-2.1%,今年5-6 月同比分别录得-4.7%、-10.3%。

7 月前四周开工率环比多数回升。全国247 家高炉开工率均值环比6 月均值增长0.4pct;焦化企业开工率均值为72.2%,环比回落0.7pct。PTA 江浙织机负荷率环比增长2.3pct。PVC 开工率均值73.3%,环比为3.9pct。

全国苯乙烯开工率均值为68.6%,高于6 月均值的67.3%。山东地炼开工率均值为65.0%,高于6 月的64.2%。

7 月最后一周汽车半钢胎、全钢胎开工率环比6 月末分别回升1.9、3.3pct。

7 月全国247 家高炉开工率均值为83.6%,环比、同比增幅分别录得0.4、7.4pct。焦化企业开工率均值72.2%,环比、同比增幅分别录得-0.7、1.9pct。PTA 江浙织机负荷率均值录得63.1%,环比、同比增幅分别录得2.3、11.3pct。全国PVC 开工率均值73.3%,环比、同比分别为3.9、-3.5pct;全国苯乙烯开工率均值录得68.6%,高于6 月均值的67.3%。山东地炼开工率均值录得65.0%,高于6 月64.2%。7 月前四周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分别录得71.10%、71.31%、71.60%、71.74%,6 月最后一周读数69.85%;7 月前四周全钢胎开工率分别录得63.11%、63.24%、62.49%、62.41%,6 月最后一周读数59.16%。

7 月整车货运流量数据出现了统计调整,历史数据也同样有追溯调整。新的读数下,7 月1 日-7 日、8 日-14 日、15-21 日、22-31 日均值分别为110.8、113.1、113.3、110.5,7 月30-31 日回落幅度较大,可能和台风等影响有关。7月日均值较6月全月均值99.9回升11.9%,似乎在好 转的趋势中。货运物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之一,其背后广泛对接内需工业、建筑业、出口等需求。

G7 物流数据显示:截止到7 月31 日,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月均值录得111.8,相较去年同期均值回升9.6%,相较6 月均值上升11.9%。其中7 月1 日-7 日、7 月8 日-14 日、7 月15 日-21 日、7 月22 日-31 日均值分别为110.8、113.1、113.3、110.5(7 月29、30、31 日分别为110.6、101.4、102.2),周度数据整体落于今年高位区间。整车客运量数据自今年3 月1 日(二月初十)触顶小幅回落,2021-2022 年季节性高点分别为3 月22日(二月初十)的146.9,以及3 月11 日(二月初九)的147.7。

7 月前23 日乘联会口径乘用车日均零售量4.9 万台,环比6 月同期回落7%,较去年同期增长2%。前23 日批发销量环比下降4%,同比回升2%。新能源车环比上月回落2%,同比增长23%。乘联会对环比和同比变化均做了解释“由于去年7 月受车购税减税拉动销量,而今年是正常销售时间,因此月初的同比下滑很正常。7 月作为传统车市淡季,高温天气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消费者到店购车”,乘联会指出“7 月持续走强还是好于预期的,体现消费的韧性较强,市场活动的拉动效果很好”。

1乘联会口径显示:7 月前23 日乘用车日均零售销量4.9 万辆,环比、同比分别录得-7%、2%(6 月同比-2%);乘用车日均批发销量5.3 万辆,环比、同比分别录得-4%、2%(6 月同比2%)。乘联会表示“今年是自2020 年以来3 年管控后的首个暑假,出行游玩热情较高,购车、换车出游也是部分家庭的新选择,有利于购车消费。

本地市场也面临着暑期学童接送、短途夏令营等活动场景,继续利好出行市场订单获取与恢复”。

7 月内需定价大宗商品中,上行的主要是钢价,下行的主要是焦煤、水泥,南华工业品指数环比上行。焦煤、动力煤期货价(期末值,下同)环比分别录得-15.1%、0%,螺纹钢、Myspic 钢价指数环比分别录得0.7%、2.2%,全国水泥价格指数环比回落6.1%。南华工业品指数月均值环比回升5.2%、同比回升6.6%(前值-9.5%)。本轮螺纹钢、南华工业品指数均是5 月底见底,6 月整体上行,7 月呈进一步回升。

截至7 月31 日,Myspic 综合钢价指数录得146.7 点,环比6 月末回升2.2%(今年6 月环比为4.2%)。螺纹钢期货价录得3772 元/吨,环比6 月末上行0.7%。焦煤、动力煤期货价环比分别录得-15.1%、0%。南华工业品指数月均值环比录得5.2%(6 月1.3%),同比录得6.6%(6 月-9.5%)。截至7 月31 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录得110.5 点,环比回落6.1%(前值-7.1%)。

7 月全球定价大宗商品价格多数收涨。IPE 布油期货价环比上涨14.2%,化工品价格指数CCPI 上行7.1%。有色金属多数收涨,LME 现货铜环比上行5.2%,LME 锌、铅、锡、镍现货价环比录得7.9%、2.1%、4.3%、7.5%。

本月CRB 指数月均值环比回升1.9%、同比下行3.6%(前值-11.3%)。

截至7 月31 日,IPE 布油期货价(期末值,下同)录得85.6 美元/桶,环比录得14.2%。7 月油价表现整体偏强:供给端受益于沙特、俄罗斯共同延长减产计划,叠加美元回落提振油价重心;需求端国内原油进口量进一步增长,美国原油商业库存亦延续下降,推升IPE 布油价升至80 美元上方。截至7 月31 日,化工品价格指数CCPI 录得4547 点,环比6 月末上行7.1%,其中涨幅靠前的品种包括PTA、PVC 等。7 月油价震荡上行,化工品成本端普遍存在支撑,聚乙烯、苯乙烯远月价差扩大,PVC 期货价环比上涨8.8%。本月聚酯产业链有所分化,上游PX、MEG 行业供给端趋紧,下游涤纶订单相对平稳,PTA 期货价环比上涨8.4%。天然橡胶期货价录得12205 元/吨,环比小幅上涨2.7%,国内产区进入季节性割胶期,云南产区多雨天气影响割胶进度。

截至7 月31 日,LME 现货铜收于8636 美元/吨,环比上行5.2%(6 月环比2.4%)。LME 现货铜价于前两周震荡回升,至7 月14 日一度反弹至8651 美元;而至7 月19 日再度回落至8354 美元,7 月最后一周逐步企稳。

LME 现货铝收于2196 美元/吨,环比回升4.7%(6 月环比-7.0%)。LME 锌、铅、锡、镍现货价环比录得7.9%、2.1%、4.3%、7.5%。贵金属表现强势,Comex 金、银期货价分别录2009 美元/盎司和25.0 美元/盎司,环比录得4.1%和8.5%。

全球主要农产品价格涨跌互现,截至7 月31 日,CBOT 小麦、玉米、大豆期货价环比6 月末分别录得3.1%、3.5%、-0.9%。截至7 月31 日,CRB 指数月均值环比录得1.9%(6 月1.0%),同比录得-3.6%(6 月-11.3%)。

7 月猪肉价格有初步触底特征,农业部猪肉平均批发价月均值为19.1 元/千克,环比持平6 月,但值得注意的是7 月下旬猪肉价格快速上行,7 月31 日单日价格环比6 月底上涨达10%。蔬菜价格环比回落,农业部重点监测28 种蔬菜平均价格环比回落3.6%,主粮之中黄玉米价格收跌。义乌小商品指数走势显示非食品价格相对平淡。

截至7 月31 日,农业部猪肉平均批发价月均值19.1 元/千克,持平于6 月均值19.1 元/公斤。值得注意的是7月下旬猪价快速上涨,由7 月25 日的19.1 元迅速升至7 月31 日的20.8 元/千克,(期末值,下同)较6 月环比回升10.0%(前值-1.8%)。28 种重点监测蔬菜平均批发价环比录得-3.6%(6 月1.4%),7 种重点监测水果平均批发价环比-7.3%(6 月读数-2.6%)。优质小麦、粳稻、玉米价格环比6 月末录得0%、0%、-3.4%。截至7月31 日,非食品项影子指标义乌小商品价格指数小幅回落,(期末值)环比增速录得-0.1%。

核心假设风险: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政策稳增长力度超预期;二次感染风险对经济的扰动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影响超预期;海外经济下行对于国内出口的影响超预期;全球金融条件变化对经济影响超预期。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