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科技周报:科学家研发出FAST 激光靶标维护机器人

2023-08-17 12:43:27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资料图)

上海光机所等在太赫兹波电子加速研究中取得进展。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李儒新、田野和宋立伟团队利用超强超短激光驱动丝波导产生毫焦耳级太赫兹表面波,并采用表面波进行电子加速,解决了高能量太赫兹波产生以及自由空间太赫兹波至波导能量耦合效率低等难题。该研究将太赫兹波的产生、传输及耦合集成到波导上,并在波导管中5mm距离实现了最高1.1 MeV 的电子能量增益和210 MV/m的平均加速梯度,较当前太赫兹波加速电子能量增益的世界纪录提升了近一个量级,并为全光学集成化电子加速器研究开辟了崭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Photonics》期刊。

科研人员发现抗糖尿病新靶点。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姜长涛团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以及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雷晓光团队与合作者,揭示了肠道菌群如何影响西格列汀临床响应性、肠道菌源宿主同工酶跨物种调控代谢性疾病的新机制,为揭开西格列汀临床响应性之谜提供了答案。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高通量筛选10 万种化合物,发现Dau-d4 能通过特异性抑制菌源DPP4,增加活性GLP-1水平,从而降低血糖。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期刊。

上海药物所发现B 类GPCR 与Arrestin 全新作用模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吴蓓丽课题组与赵强课题组在GPCR 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arrestin 的全新“tail”结合模式,并首次阐明了B 类GPCR 与arrestin 的精细作用机制,在原子水平揭示了受体内化及囊泡内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促进了对于B 类受体信号转导机制的深入理解。未来,可通过设计特异性识别不同构象状态的偏向性药物,实现对不同效应蛋白及信号通路的选择性调控,从而有效降低药物副作用、推动药物研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期刊。

科学家研发出FAST 激光靶标维护机器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景奉水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贵州射电天文台联合研制出反射面激光靶标维护机器人可高效完成激光靶标的清洁、拆卸和换装等任务,实现了对FAST 反射面上激光靶标的全自动维护,为“中国天眼”提供运维保障。机器人系统整体上由靶标维护执行系统、全向运动平台和导航系统组成,能够进行反射面全向行走、靶标位姿的精确三维测量、旧靶标拆卸抓取、新靶标装配拧紧等操作。该机器人已应用于FAST 反射面激光靶标的更换维护,将有力解决此前存在的高危作业风险隐患、人工维护效率低下、气候条件制约观测等问题。

新型绿色木质素胶黏剂问世。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帅李团队突破了传统木质素基木材胶黏剂制备过程复杂、成本高、性能较差的技术瓶颈,利用高活性木质素制备出黏结性能优异的新型绿色木质素胶黏剂,有望成为石化基大宗胶黏剂的理想替代物。该团队从木材和秸秆等生物质中提取出高活性木质素,制备成新型绿色木质素胶黏剂。使用该木质素胶黏剂,可以在100 摄氏度至190 摄氏度的较宽热压温度范围内制备出性能优异的胶合板,拥有绿色、工艺简单、性能优异、成本低的优势。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期刊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