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债市观察周报:熟悉的8月 债市更像2021年还是2022年?

2023-08-28 08:39:50 来源: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期投资提示:

债市周观点:熟悉的8 月,债市更像2021 年还是2022 年?

8 月下旬资金面继续收敛,DR007 中枢(周均值1.85%)运行在政策利率(1.80%)之上,R001、R007周均值分别下行6.10bp、上行3.03bp 至1.88%、1.98%,机构杠杆行为明显转向谨慎,8 月25 日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回落至7 万亿以下,机构杠杆行为明显弱于7 月同期。8 月下旬资金面收敛对短端影响明显,短端收益率普遍上行,1Y 期国债、1Y 期国开债、1Y 期AAA 同业存单分别上行6.28bp、7.99bp、4.25bp至1.90%、2.05%、2.26%,长端收益率受存款利率下调、房地产放松政策等影响表现相对震荡,10Y 期国债收益率上行0.63bp 至2.57%,收益率曲线(10Y-1Y)继续压平。海外方面,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继续强化紧缩预期,重申控制通胀并考虑进一步加息,10Y 期美债收益率继续高位震荡(4.25%),美元指数继续走强、向上突破104。


(资料图片)

此外上周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政策,并纳入“一城一策”工具箱,房地产政策整体仍沿着“放松限购”和“降低首付比例”主线演绎,仍在预期之内。在居民中期预期已大幅扭转的情况下,政策实际效果待察,预期短期内房地产放松政策对债市影响有限,债市风险整体可控。

目前债市核心还是资金利率及短端利率,8 月降息后资金面再度收敛,短端利率明显上行,和2021-2022年同期有一定相似之处,那么目前更像2021 年和2022 年?结合目前偏高的资金利率水平来看,资金利率偏紧时更应该期待后续的转松,我们认为或许更像2021 年,而非2022 年:(1)目前DR007 中枢仍运行在政策利率上方,资金价格绝对水平仍偏高,尤其是存款准备金增速维持高位,后续关注央行降准释放流动性;(2)与OMO 和MLF 利率等政策利率水平相比,目前的1Y 期同业存单利率和10Y 期国债收益率均偏高,我们预计在资金利率和短端利率压降至低位之前,债市走强仍有空间。

热点关注:从财政存款和存款准备金理解资金面偏紧的原因——2023 年7 月财政数据点评? 7 月的财政数据显示目前的财政政策和财政支出仍偏保守,同时也排除了特别国债等非常规财政政策选项:

一方面去年财政政策较为积极,财政存款增速以负增长为主,今年财政政策以“固本培源”为核心,财政支出偏保守;另一方面,去年低基数影响下今年经济数据同比读数普遍偏高,全年5%经济目标实现压力不大,财政政策发力的必要性不强,今年的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也慢于去年。但土地出让收入延续低迷,政府性基金收入承压,地方隐形债务压力显现,短期内财政政策专注于地方债务化解。

预计伴随低基数优势减弱,稳增长压力将再度显现,年内财政政策将逐步发力,体现为专项债发行和财政支出加速。目前财政政策通过经济基本面(基建投资等)逻辑对债市影响有限,重点关注财政政策对流动性的边际影响。今年以来资金面整体偏紧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财政支出偏保守,财政政策对流动性的利好有限;二是存款上行带动准备金增加较多,后续央行有望降准释放流动性。

(1)7 月公共财政收入2.0 万亿元,增速降至1.9%。从环比的角度看,7 月公共财政收入环比增速为3.2%,弱于2022 年同期(6.9%),但高于2021 年(-0.3%)和2019 年同期(-0.8%)。从税收的分项结构来看,房产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环比表现较强,个人所得税、非税收入环比表现较弱。

(2)7 月公共财政支出有边际加力倾向,呈现环比改善、同比降幅收窄趋势,整体支出进度仍偏慢。7 月公共财政支出1.8 万亿元,环比增速-39.0%,自2019 年以来仅低于2020 年同期(-34.6%),并且明显高于2019 年同期(-52.7%),并带动同比降幅收窄1.8 个百分点至-0.75%。从支出结构上看,与2022 年7 月相比,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等领域支出占比上行,债务付息、科学技术等领域支出占比下行。

周度(8.21 -8.25)资产走势:国内债市小幅调整,10Y 美债收益率报收4.25%具体来看:(1)资金:8月下旬资金面继续收敛,1 年AAA 同业存单报收2.26%,机构杠杆继续回落、隔夜质押式成交量下行。(2)债市:10Y 国债收益率报收2.57%,10Y 美债收益率报收4.25%。(3)大宗商品及原油:黄金价格上涨1.15%,布伦特原油报收84.30 美元/桶。(4)汇率:美元指数报104.19,在岸人民币汇率报7.29;(5)国内外股市涨跌互现。

风险提示:资金面紧张超预期、稳增长政策超预期等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