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环球观察:固定收益专题:区域成绩单解读

2022-12-06 14:34:35 来源:新浪财经


(资料图片)

区域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区域政府的偿债能力,也是分析城投债乃至地方政府债的定价的基础。我们从区域经济、财政、债务、金融四个维度展开区域研究。

为何要分析区域经济、财政、债务、金融?

区域经济是衡量区域资产状况的“标尺”,与地区财力紧密相连,并且是地区增长潜力的基石所在。区域财政是区域政府活动的“钱袋子”,我国财政体制可分为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分税制”的改革进程中。区域债务主要用来反映区域资本结构及杠杆经营表现,其一直以来便是我国监管的焦点所在,受到宏观杠杆率的影响并和金融风险之间存在相互溢出的关系,目前我国对待地区债务问题管控力度依然较强,持续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而区域金融资源则是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润滑剂”,但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一定的反向效应。

区域经济、财政、债务、金融如何分析?

经济方面,具体分析指标可分为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增长潜力和增长基础四类。财政方面,可具体从规模和结构两个维度进行衡量。债务方面,可拆分为债务规模与增长和债务结构,从债务规模与增长角度来看,地方债务可分为显性债务与隐性债务,从债务结构角度来看,可采用狭义债务率、广义债务率和GDP对债务的覆盖率这三类指标进行衡量。金融资源可拆分为区域金融资源规模和区域金融资源质量两个维度,区域金融资源规模主要由地区金融资源投放量和上市公司股权两类指标构成,而地区金融资源质量则可用不良贷款率、城投金融资源利用率和区域金融贷款占比等指标衡量。

经济财政数据水分如何甄别?

自2017年以来,多省出现了经济财政数据“挤水分”的现象,出现数据造假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各地在不同时期统计方式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还存在着非法捏造统计数据的问题,财政数据的造假形式可从收入和支出两个维度进行捏造。近年来,地区数据主动挤水分,主要是因为中央对数据造假零容忍的坚定态度、经济向高质量转型过程中数据注水动力减弱和财政吃紧时释放财政压力等因素。在实践操作中,更多地偏向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各税种的结构这三类指标来对数据的质量进行衡量。

2022年三季度各省市经济财政情况如何?

经济方面,2022Q3大部分省份GDP增速均为正,但相比去年同期增速有明显下滑,其中上海、吉林和海南的GDP增速为负;全国仅青海的社融数据为负,上海、重庆、贵州、吉林、西藏等省份社融数据出现同比下滑;全国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普遍下滑,仅青海、陕西、河北、西藏四省增速上升。财政方面,受疫情影响,2022Q3全国大部分省份公共财政收入和财政自给率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而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我国传统资源大省表现较好。债务方面,2022Q3年全国的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其中贵州、吉林、重庆、甘肃等债务负担较重。金融方面,我国金融资源各省分布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变化,隐债化解节奏出现变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地方政府 增长潜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