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泰格医药(300347):克服疫情业绩稳健增长 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每日速看

2023-04-07 14:22:37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核心观点

3 月28 日,公司发布2022 年年度报告。受益于国内外客户需求增加及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相关收入增加,公司全年克服疫情影响,主营业务稳定增长。2022 年公司业务发展良好,在手订单稳定增长,临床研究项目不断增加,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同时海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预计2023 年随着疫情趋于稳定,公司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设施建设持续完善,业绩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


(资料图片)

事件

公司发布2022 年年度报告,业绩符合预期

3 月28 日,公司发布2022 年年度报告,实现:1)营业收入70.85 亿元,同比增长35.91%;2)归母净利润20.07 亿元,同比下降30.19%;3)扣非归母净利润15.40 亿元,同比增长25.01%;4)基本每股收益2.32 元。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2022 年利润分配预案为:以8.65 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5.5 元(含税),送红股0 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 股转增0 股。

简评

克服疫情影响,主营业务保持稳健增长

2022 第四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6.79 亿元,同比下降7.65%;归母净利润4.02净利润3.47 亿元,同比下降63.23%;扣非归母  亿元,同比下降4.21%。四季度公司收入及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由于四季度疫情影响,以及新冠项目服务费减少较多所致。22Q4 新冠项目收入约1.5 亿,其中服务费约5000 万;扣除疫苗相关收入后,四季度收入增速超过20%。全年公司主营业务稳定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内外客户需求增加及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相关收入增加。全年新冠项目收入约11.5 亿元,其中疫苗相关过手费约7 亿元;扣除新冠项目后,收入同比增长约35%;扣除疫苗和其他过手费后,收入同比增长约31%。预计未来新冠MRCT 项目不会再为公司带来显著的业绩贡献。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与投资净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有关;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利润端依然实现较快增长。

待执行合同显著增长,临床CRO 行业龙头地位稳固。作为国内临床CRO 行业龙头,2022 年公司业务继续良好发展,保持在国内临床CRO 行业的市场领先地位。全年公司新增合同金额96.73 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累计待执行合同金额137.86 亿元,同比增长20.88%。公司自2004 年起为中国65%的1 类新药获批提供了专业服务,2022 年助力4 个新冠疫苗产品获得中国及海外EUA。公司拥有广泛、优质且忠诚的客户基础,2022年收入排名前20 大客户中7 家是跨国大型药企,14 家是上市公司,来自于领先的国内制药公司、跨国制药公司和中国大型生物科技公司等客户的收入均有显著增长。

全球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境外收入强劲增长。2022 年,公司持续深化全球布局和服务能力,目前拥有29个海外主要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在全球50 个国家拥有超过1400 名的专业团队。分地区来看,公司中国区收入36.02 亿元,同比增长30.7%,收入占比51%;境外收入34.84 亿元,同比增长41.8%,收入占比49%。国内收入在Q2-Q4 受到疫情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境外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来自于数统业务、临床试验运营、MRCT和实验室服务的海外需求增长,以及新冠相关MRCT 产生的收入。2023 年1 月,公司完成了对Marti Farm 的收购,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欧洲地区的服务能力与规模,以及公司药物警戒全球化、一体化的服务能力。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服务需求推动业绩增长,MRCT 相关费用影响毛利2022 年,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实现收入41.25 亿(+37.80%),毛利润15.52 亿(+15.82%),毛利率37.63%(-7.14pp)。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临床试验运营和其他服务的收入增加,其中临床试验运营服务受益于客户对国内临床试验的持续需求、海外临床试验及MRCT 项目增加。毛利率有所下滑,主要由于公司开展更多MRCT,第三方供应商相关费用较高所致。此外,疫情等因素也对毛利率造成不利影响。

服务项目数量持续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增强。2022 年,公司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从2021 年末567 个项目增加至2022 年末680 个项目。截至2022 年末,共有430 个药物临床研究项目在境内开展,250 个项目在境外开展,其中有188 个项目在境外进行单一区域临床试验;有62 个项目在亚太地区、北美洲、欧洲、拉丁美洲及非洲进行多区域临床试验,涉及17 个治疗领域,并启动了首个覆盖仅限欧洲多国的肿瘤MRCT 项目。

医疗器械及注册服务项目数量显著增长。医疗器械服务方面,截至2022 年末,公司正在进行432 个医疗器械项目,医疗器械和IVD 业务营收增长显著。注册服务方面,公司客户数量从上年末的550 家增至649 家,累计完成1213 个项目,2022 年助力9 个产品在中国注册上市获批,完成中国IND 项目数量同比增长35%,与FDA 相关的新增注册项目同比增长98%,并协助7 个MRCT 项目的IND 申请在多国获批。

收购克罗地亚Marti Farm,提升药物警戒服务能力。2023 年1 月,公司收购克罗地亚Marti Farm 进一步提升了全球化服务能力。目前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约200 人的药物警戒专业团队,2022 年新增在研项目203个,全球客户数量超过100 家。医学翻译业务方面,2022 年公司新增81 家客户,包括知名跨国药企和医疗器械公司。公司成立eCTD 团队并快速投入运营,赋能客户以电子形式提交申报资料;公司自主研发在线翻译平台的工程处理系统(EP-Zoo)接近开发完成,可显著提升翻译效率和质量。同时,公司真实世界研究业务快速增长,涵盖各类真实世界研究咨询服务。

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实验室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2022 年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板块实现收入28.76 亿(+31.12%),毛利润12.01 亿(+32.03%),毛利率41.76%(+0.29pp)。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实验室服务、数统业务、现场管理和患者招募等服务收入增加,毛利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实验室业务:北美实验室服务持续拓展,多项收购补强提高服务能力。2022 年1 月收购了美国的ExperimurLLC,增强临床前毒理学服务和药物安全性评价服务的能力。位于上海的约700 平方米GMP 公斤级实验室于2022H1 全面投入运营,提升化学服务能力;武汉约2 万平方米的合成与药物化学设施将于2023H1 部分投入运营。武汉3200 平方米的实验室投入运营,将加强药理药效方面的服务能力。位于上海临港的6200 平方米的生物分析和DMPK 新实验室于2022 年投入运营。苏州约2 万平方米的临床前动物研究设施自2022 年1 月开始运营,下半年启动GLP 验证实验,并计划在2023Q1 向NMPA 提交GLP 认证申请;此外,该设施于2022 年9 月底顺利完成AAALAC 国际认证专家的现场检查,并于2023 年3 月获得AAALAC 认证。随着新设施投入运营,各服务平台产能与服务能力的扩张,在执行的实验室服务项目数量由2021 年末的2516 个增至5923 个。

数统业务:服务能力突出,子公司漯河泰格开始运行。公司全球客户数量同比增长59%,增至259 家。截至2022 年末,公司完成83 个项目,有776 个正在进行的项目,其中502 个由国内团队实施,274 个由海外团队实施。公司在河南漯河的全资子公司漯河泰格开始运行,进一步扩大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业务团队规模及布局,目前数统团队在中国、韩国、美国及印度拥有800 余名专业人才。2022 年2 月,公司推出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流程的自动化执行和对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SMO 业务:疫情影响盈利能力,在研项目数量和人均产值不断提高。2022 年,公司SMO 服务完成228 个  项目,正在进行的现场管理项目由上年末的1432 个增至1621 个,并首次在中国为新冠疗法提供了现场管理服务。SMO 团队与中国超过140 座城市的1371 家医院和临床试验中心合作,拥有2400 余名专业临床研究协调员(CRC)。受全年疫情影响,SMO 业务盈利能力下降,通过精准管理和调控,在研项目数量和人均产值等均高于2021 年。

财务指标基本正常,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13.58 亿元,同比下降4.66%,一方面由于去年基数较高,另一方面今年支付的税款较去年增加约3 亿元。此外,年末的回款速度受到疫情影响,对现金流造成不利影响。其他费用方面,公司2022 年实现销售(1.50 亿,+15.83%)、管理(6.30 亿,+15.10%)、研发(2.35 亿,+10.76%)、财务(-1.58亿,-26.92%)费用率分别为2.12%、8.89%、3.31%、-2.23%,较2021 年分别变化-0.37、-1.61、-0.75、1.92 个百分点,基本保持稳定。2022 年,公司已实现的投资收益0.62 亿(-72.50%),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50 亿(-69.72%),导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作为临床CRO 行业龙头公司,优质项目头部集中效应明显,预计2023 年随着公司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设施建设持续完善,业绩有望摆脱疫情影响,实现进一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3.98 亿元、115.12 亿元和155.76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5%、37.1%和35.3%,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9亿元、25.54 亿元和33.92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6%、31.0%和32.8%,折合EPS 分别为2.23 元/股、2.93 元/股和3.89 元/股,对应PE 为42.3X、32.3X 和24.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 新药研发数量不及预期:客户新药研发的不断需求是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新药研发数量不及预期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 公司在手订单增长低于预期:在手订单对公司未来的收入增长预期具有重要提示意义,在手订单增长低于预期可能导致公司预期业绩下滑,进而影响企业估值;3、 行业竞争激烈:目前行业内有多家 CXO 企业在临床前和临床业务方面与公司构成竞争关系,竞争程度激烈将加大企业降本增效的压力,对公司业绩增速产生不利影响;4、 投资收益不及预期。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