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科技周报:上海微系统所成功开发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技术_世界速讯

2023-05-29 20:15:04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资料图)

我国科学家实现千公里无中继光纤量子密钥分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张强等与清华大学王向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刘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张伟君等合作,通过发展低串扰相位参考信号控制、极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等技术,实现了光纤中1002 公里点对点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该工作不仅验证了极远距离下双场量子密钥分发方案的可行性,也验证了在城际光纤距离下,采用该协议可以实现高成码率的量子密钥分发,适合城际量子通信主干链路使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

广州生物院揭示米色脂肪细胞调控新机制。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吴东海团队和香港中文大学惠晓艳团队合作揭示了雄激素受体(AR)通过直接抑制米色脂肪激活的关键分子PRDM16 的表达,负向调控米色脂肪细胞活性。该研究同时发现人体脂肪组织中PRDM16 的表达存在性别差异——相比男性个体,女性具有更高的PRDM16 表达水平,从临床上证实了雄激素及其受体通路对PRDM16 和米色脂肪的抑制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期刊。

天津工生所等在水凝胶固定化酶研究中获进展。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孙周通团队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王玉军团队合作,利用三氮唑类化合物和金属离子的协同桥接,诱导形成多孔的酶组装水凝胶,提高了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水凝胶固定化后的醇脱氢酶对酮底物的催化还原效率是游离酶的6.3 倍,在循环使用12 个周期后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保持较高的立体选择性。该策略可为工业酶固定化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上海微系统所成功开发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团队等创新地开发了边缘圆滑处理技术,将硅片边缘的表面和侧面尖锐的“V”字型沟槽处理成平滑的“U”

字型沟槽,显著提升硅片的“柔韧性”,60 微米厚度的单晶硅太阳电池可以像A4 纸一样进行折叠操作,最小弯曲半径达到5 毫米以下;也可以进行重复弯曲,弯曲角度超过360 度。该工作通过简单工艺处理实现了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制造,并在量产线验证了批量生产的可行性,为轻质、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期刊。

新材料让水系锌离子电池更安全、更长寿。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田华军团队通过低成本、快速、通用的合成技术,制备出能有效抑制电池负极表面枝晶生长的三维锌基合金界面材料。研究团队研发的三维纳米结构锌基合金界面材料的三维结构类似于一个个“小房子”,锌离子会自动进入“小房子”中,即优先沉积在锌基合金界面材料的三维结构内而不是聚集在表面,从而阻止了枝晶生长。

同时,电解液里增加了含锌、铜等离子的溶剂,以减少水的活性,抑制析氢反应,从而解决了锌负极界面不稳定等问题,延长了锌负极的寿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