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策略周视点:市场接连下探尚未企稳 等待情绪拐点关注绩优

2023-08-28 12:35:48 来源: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图】

后市研判:

继上周市场破位下跌后,本周市场继续展开调整,且成交量能有所放大,恐慌情绪似乎有所增加, 而周内走势上, 多头几次尝试发力, 但最终均未能形成持续性的情绪共振修复,市场反弹受阻。不过随着风险的继续释放, 市场进一步深跌的压力在逐步降低。市场结构特征方面,以题材炒作为主,环保、核污染概念、机器人、数据要素、AI 等主题轮番演绎,但这些题材内部本身轮动也较快, 而其他板块遭遇快速回调, 如新能源、信创、中字头基建板块等。割裂的市场表现反映当前仍处于弱势环境,资金博弈较为激烈。北向资金连续净流出,周中仅一个交易日小幅流入,累计流出规模超200 亿,成为影响市场情绪和资金的重要因素;南向资金则始终维持净流入态势, 内资对偏低的港股市场相对更为积极。海外市场方面, 美国三大指数震荡企稳后有所回调; 欧洲三大指数则在止跌回升后也小幅回落。

申万一级行业仅单个板块录得上涨,环保板块受土壤修复和地方化债等事件驱动,建筑装饰、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板块跌幅居前。领跌板块或因海外对相关产业前景预期变差, 遭到外资抛售。市场走势方面, 沪指跌破3100 点, 受权重拖累未能及时收复3100 点, 本轮回撤后沪指已逼近去年末行情启动前,应该来说在3000 点会有一定的支撑,但能否形成有效的阶段性底部仍待观察; 创业板指跌破2100 点, 并一度逼近2000 点关口, 已跌破去年市场悲观时期的低点。从技术角度来看, 主要股指短期技术上已经超跌, 随时将迎来技术性反弹,但反弹的持续性以及能否构筑底部, 仍赖于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

短期而言, 市场的连续下跌主要受到外资持续流出叠加国内增量资金支持不足的影响。

外资净流出创历史记录源自过于悲观的预期, 而不仅仅受到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在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及用好各项调控储备工具,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后,本周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见顶回落, 并不支持因为汇率贬值而引发外资出逃的依据, 且从历史规律来看, 外资净流出加速的阶段往往对应着市场阶段性的底部, 因此在海外情绪结束超调后, 外资或将逐步企稳。

往后来看,当前市场面临的内部宏观环境处于缓慢变化中,地产销售尚未明显改观,但各地因城施策优化地产需求端的政策仍在加快落地, 其效果的显现需要一定的过程, 此外前期政策利率的下调,未能引起5 年期LPR 利率的跟随,反而是短期利率单独下调,虽不符合市场此前的预期, 但可能是因为降息效果边际递减, 并且银行净息差压力持续加大不利于金融系统整体稳健运行, 央行因此转变政策思路, 呵护短端流动性以鼓励消费, 并为后续银行调整存量房贷利率预留政策空间, 近期部分银行再次下调存款利率或也预示着相关政策举措  落地的可能性在加大, 从中期角度理解当前可能也非总量宽松政策推出的有利时点, 海外利率压力犹在形成一定掣肘, 随着中美息差压力降低, 总量层面的宽松或才有望实施。

欧美等经济体最新公布的8 月PMI 继续下行, 且弱于市场预期, 显示经济陷入衰退的压力或在积蓄, 美债收益率近期也有触顶回落迹象, 尽管美国经济韧性犹存, 但考虑到利率的滞后性影响, 美联储继续加息的概率维持较低状态, 不过经济软着陆的预期仍在, 美联储很难较快进入降息周期, 因此海外利率压力的收窄或是渐进显现的过程。并且随着海外经济的进一步放缓,国内出口需求仍难以快速修复,内需相关的经济修复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7月国内财政收支同步走弱, 在专项债加快发行的基础上, 亟待新增如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使用, 另外针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一揽子化债方案呼之欲出, 将逐步改善当前地方政府的流动性压力, 相关政策或仍在筹备中, 此外国内经济三季度见底的预期有所增强, 是除估值以外对市场重要的支撑因素。结合当前权益市场的股权风险溢价触及极值水平, 以及相较于大宗商品市场的持续背离走势, 或预示着后期做多市场的胜率将逐步增加。

投资策略上,由于当前的宏观情境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市场的整体预期恢复不会一蹴而就, 中期层面的利好难以快速反映到市场的定价上, 建议等待右侧信号更为明朗后, 再积极参与市场的反弹修复行情, 板块上可关注顺周期弹性较大的消费、地产链条, 业绩修复确定性较大的传媒、算力板块可继续关注预期触底后的反弹, 部分未来成长空间较大、短期业绩经营稳健的医药产业链前期遭遇一定错杀, 可逢低关注, 随着中报披露结束, 具有业绩比较优势的板块或个股也将率先迎来集体回调后的阿尔法行情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