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碳”背景下,工业硅产业的发展分析
(资料图片)
(一)工业硅产业链介绍
工业硅,又称金属硅、结晶硅,是硅石与碳质还原剂在矿热炉中反应得到的,是生产多晶硅、有机硅及硅铝合金的重要原材料。按照冶炼原料、生产装置可以分为原生硅、再生硅、97硅,按照铁、铝、钙杂质含量的不同可以分为SI5530、SI4210、SI4410、SI3303 等多种牌号。
工业硅为固体形态时呈暗灰色,并具有金属光泽,质坚而脆,熔点1410℃左右,沸点3145℃,密度在2300-2400 千克/立方米,导电率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因此通常被成为金属硅,工业硅在650℃之下不具有导电性,因此可用作绝缘材料,在650℃以上具有导电性,且温度越高导电性越强。工业硅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下化学性质较为活泼,高温情况下可以跟氧、氯、卤族元素等多种元素结合生成化合物,不溶于水和任何浓度的硝酸、盐酸,但是可溶于碱液、硝酸或盐酸与氢氟酸的混合液。
工业硅的上游主要是硅石、碳质还原剂和电极。工业硅生产企业所用的碳质还原剂主要包括石油焦、洗精煤、木炭等,使用较普遍的石油焦分为国产和进口两个来源,国内主要来自江苏、广东、新疆等,进口主要来自中国台湾、沙特等;洗精煤主要来自新疆、宁夏、山西、陕西、贵州等;木炭大多进口自缅甸。不同地区的工业硅生产企业选用不同的碳质还原剂和硅石,因此生产出来的工业硅品质也有所差异。
工业硅的下游主要是多晶硅、有机硅、硅铝合金和出口四大方向。
受益于终端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多晶硅是工业硅下游消费增速最快的行业,以2021 年数据为例,多晶硅消费量占比22%,多晶硅主要用来制造多晶硅锭和单晶硅棒,多晶硅锭的流向是多晶硅片、多晶电池和光伏组件,单晶硅棒的流向是光伏单晶硅片和晶圆,光伏单晶硅片用于单晶电池、光伏组件,晶圆用于电子器件,最后用于半导体。多晶硅的终端产业主要是光伏发电、半导体、集成电路等。
有机硅是工业硅目前占比最大的行业,2021 年消费占比29%,有机硅不仅可以作为工业中的基础材料大量应用,还可以对其他材料进行改性,改善或者提高传统材料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终端应用十分广泛。有机硅可以进一步加工成硅橡胶、硅树脂、硅油、硅烷偶联剂等。
硅橡胶分为室温胶和高温胶,室温胶具有耐高低温、耐候性、疏水性及良好的电气性能,主要用于建筑、电子、新能源等领域;高温胶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耐候性、抗压缩水久变形性及电气性能,主要应用于电子电器、电力、汽车、医疗、日化等领域;硅树脂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耐候、憎水等特性,主要应用于建材、电子等行业;硅油是一种油状物,主要应用于纺织、日化、电子电气、化工等领域;硅烷偶联剂主要应用于光伏、橡胶、塑料、石材等领域。
硅可以与其他金属制成合金,包括硅铝合金、硅铜合金、硅锰合金等,其中,硅铝合金是合金硅的主要产品,2021 年硅铝合金消费占比17%,由于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减重效果、安全性能,因此成为了汽车轻量化的主要应用材料,硅铝合金的终端应用包括汽车发动机、建材、建筑、交通制造等领域。
我国是世界工业硅生产大国,2021 年,全球工业硅产量346.5 万吨,我国工业硅产量270万吨,占比78%,除了满足国内下游需求,还有29%的工业硅出口至海外,从世界工业硅供给格局来看,中国、挪威和巴西是世界工业硅主要出口国,欧盟、日本、美国和韩国是世界工业硅主要进口国,受欧美长时间以来对我国工业硅实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政策,我国工业硅主要出口至日本、韩国等东亚及东南亚地区。
(二)工业硅&多晶硅生产工艺
工业硅是通过以硅石、碳质还原剂以及疏松剂为原材料,在矿热炉中连续电热化反应得到的,冶炼生产时,首先将生产所需的炉料由原料处理系统送到矿热炉车间的料堆场,然后根据炉料配比,将称量精准的炉料由输送设备送达矿热炉车间的炉顶料仓或操作平台的贮料仓,并由炉口操作人员将炉料加入炉膛内,通电后,矿热炉内的电极会释放电火花进而熔化炉料,经扒渣后注入锭模中铸造成锭块,等待硅锭冷却脱模后进行破碎、取样、化验、分级、包装、称量等步骤,最终入库。
从成本角度来看,电力成本是工业硅最大的成本,占比达到35%左右,单吨工业硅的成本包括2.7-3 吨硅石、2 吨还原剂、0.1-0.13 吨电价、11,000-13,000 度电,我国主要生产工业硅的省份是新疆、云南和四川,其中,新疆生产工业硅主要是火电,全年电价和开工相对平稳,云南和四川则使用水电,由于枯水期电价远高于丰水期,因此云南、四川冶炼厂多在丰水期生产,开工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根据碳质还原剂的不同,工业硅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全煤工艺和非全煤工艺两种,非全煤工艺的成本高于全煤工艺,全煤工艺生产过程中使用洗精煤为碳质还原剂,而非全煤工艺则使用木炭、烟煤和石油焦三种还原剂,其中,木炭的化学活性高,但是较为稀缺,价格高且不环保,因此只有特殊要求的品级中才会使用;烟煤的化学活性低于木炭但是高于石油焦,但是灰分较高,生产过程中的残留炉渣较多,所以不常使用;石油焦的固定碳含量高、灰分低,多应用于高品级工业硅的生产;我国主流生产工艺为成本较低的全煤工艺。
多晶硅的生产工艺包括改良西门子法、硅烷流化床法、无氯技术、VLD、冶金法等生产工艺,当前主流的生产技术是硅烷流化床法和改良西门子法,目前改良西门子法占到了市场的95%。
西门子法是1955 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制开发的,主要利用氢气还原三氯硅烷,由于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存在转化率较低和副产品排放污染问题,改良西门子法利用尾气干法回收和四氯化硅再利用技术,实现了完全闭路的循环生产,在保证品质的同时,降低原料损耗和能源消耗,降低了多晶硅生产成本。改良西门子法主要包括五个流程:工业级硅料冶炼与提纯、三氯氢硅的合成与精馏、光伏多晶硅还原制备、尾气分离与再利用、副产品四氯化硅再利用。
硅烷流化床法是上世纪70 年代美国联合碳化合物公司研发的生产工艺,主要目的是降低多晶硅的生产能耗和成本,该工艺以四氯化硅、氢气、氯化氢和工业硅为原料,在硫化床内通过高温高压生成三氯氢硅,然后将三氯氢硅加氢进行反应,生成二氯二氢硅,得到硅烷气,最后将硅烷气通过以多晶硅晶种作为流化颗粒的硫化床中,使硅烷裂解并在晶种上沉积,从而得到颗粒状的多晶硅。
与改良西门子法相比,硅烷流化床法是连续生产过程,改良西门子法是间歇式生产过程,因此改良西门子法能耗更低,除此之外,硅烷流化床法转化率高、副产品污染小,但是其安全性较差、技术不成熟、产品纯度难以控制,目前硅烷流化床法市场占比较低,但是近两年随着大产能计划投产,市场占有率有望提高
(三)工业硅产业链与“双碳”
在工业硅产业链生产中,电力成本是不可忽视的一大部分,工业硅的下游多晶硅行业近十年来更是被冠以“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业”的头衔,这种“两高一资”的观念在行业内外都根深蒂固,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重阻碍、价格频频大涨大跌等,阻碍了产业链协同发展,更不利于“光能源、硅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有序发展。
从耗能角度来看,工业硅全产业链每瓦耗电0.94 度,每瓦发电33.7 度,是电力的贡献者,能量回收期仅需要0.81 年,剩下的29.2 年均为能量贡献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2022 年6 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该文件明确了可再生能源总量目标、发电目标、消纳目标和非电利用目标:2025 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 亿吨标准煤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50%;2025 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 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2025 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和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分别达到33%和18%左右,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2025 年太阳能热利用、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 万吨标准煤以上。为了达到“十四五”规划目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必然的。
2022 年12 月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22 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指出,预计到2030年前全球能源需求每年将增长约0.2%,碳排放量将在本世纪20 年代中期达到峰值。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份额将从目前的20%上升到2030 年的24%,到2050 年增至39%。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比重将从2021 年的28%上升至2030 年的49%,到2050 年达到80%。化石燃料发电量的占比则从2021 年的62%下降至2030 年的47%,到2050 年则降至26%。核发电量将持续上升,但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与目前基本持平。在“2050 年净零排放情景”中,国际能源署将电力视为能源成功转型的关键要素。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份额将从目前的20%上升到2030 年的28%,到2050 年增至52%。总体而言,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到2030 年将达到2021 年的4 倍以上,其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超过60%;到2050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达到88%。化石燃料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从2021 年的62%下降至2030 年的26%,到2050 年则降至0。
国际能源署(IEA)《2020 年世界能源展望》中曾指出,太阳能发电提供了目前历史上最便宜的电力,预测到2050 年,太阳能发电将成为世界主要电力来源,作为光电转换的关键材料,多晶硅资源丰富,自身可塑性强,易于产业化,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多晶硅应用场景不断扩大,作为多晶硅的主要原材料,工业硅是实现“碳中和”必不可少的一环。
为您推荐
- (2023-01-19)当前资讯!“碳中和”系列专题六:中国工业硅工艺碳排放现状及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跟踪
- (2023-01-19)2022年12月份债券托管量数据点评:信用债托管量大幅下滑-世界聚焦
- (2023-01-19)光伏设备行业动态跟踪报告:微导纳米PE-POLY设备成功规模导入头部光伏电池企业
- (2023-01-19)产业在线12月空调数据点评:12月空调产销降幅收窄 外销持续修复
- (2023-01-19)保险/银行行业周报(第二周):政策持续改善 加配优质金融 环球微动态
- (2023-01-19)环保行业事件点评:推动建制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关注环保下沉市场
- (2023-01-19)全球今日报丨天富能源(600509):政府补贴居民电价看好2023电价上调及光伏投产
最近更新
- (2023-01-19)盘面震荡上涨,新股N天宏涨近21%-每日时讯
- (2023-01-19)环球观热点:积极信号!外资12月重新买入中国债市
- (2023-01-19)北交所早盘收评:盘面窄幅震荡,新股N天宏涨近20%
- (2023-01-19)美联储褐皮书:2022年末经济活动几无增长,2023年物价上涨料将温和
- (2023-01-19)讯息:天宏锂电今日上市;富士达2022年净利预计同比增长37.33%~50.08%;阿兹夫定片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 (2023-01-18)全球快消息!食安科技上半年业绩预告:业绩将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
- (2023-01-18)当前消息!泰铂科技(872418):拟定增6000万元
- (2023-01-18)全球消息!国能新材(833859):完成定增3898.62万元,用于补充流动性资金
- (2023-01-18)每日讯息!三英精密(839222):拟定增2030万元
- (2023-01-18)特美股份进北交所上市辅导 辅导机构为财通证券-每日动态
- (2023-01-18)全球热门:民祥医药(834738):拟定增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
- (2023-01-18)盘面震荡收涨,新股N欧福涨近70%
- (2023-01-18)北交所早盘收评:盘面窄幅走高,N欧福大涨近80%_世界快报
- (2023-01-18)焦点热议:六部门发文促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到2030年5G/6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广泛应用
- (2023-01-17)九鼎集团(430719):拟10派0.5元,共派送现金7.5亿元
- (2023-01-17)建通测绘(832255):股东股权质押1614.79万股_当前速递
- (2023-01-17)金龙电机(873936):拟定增1270.2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 (2023-01-17)恒太照明:2022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47.78%~55.29%
- (2023-01-17)世界动态:乐创技术北交所IPO打新冻资20.83亿元获配比例5.25%
- (2023-01-17)亚微软件(835203):拟定增2119万元
- (2023-01-17)科润智控接待2家机构调研,未来将加码军工电力设备赛道
- (2023-01-17)振通检测(873599):签订1601.16万元服务合同
- (2023-01-17)恒进感应(838670):拟使用不超1亿元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 (2023-01-17)盘面窄幅震荡,利通科技涨近11% 世界观速讯
- (2023-01-17)北交所早盘收评:盘面窄幅震荡,利通科技涨逾11%
- (2023-01-17)中签率走高!多只准新股调整北交所IPO方案,康乐卫士大幅下调发行底价_全球速读
- (2023-01-17)坚持“牛市论”!高盛重申:大宗商品料成2023年表现最佳资产类别
- (2023-01-17)外资流入幅度加大 在买什么?|每日头条
- (2023-01-16)天宏锂电将于1月19日北交所上市 当前热文
- (2023-01-16)同享科技(839167):获得2022年度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