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信息服务行业跟踪报告:支付“罚单”落地整改完成金融业务转入常态化监管

2023-07-11 15:35:05 来源: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图】

支付宝与财付通收到央行行政处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7 月7 日公示的《银罚决字【2023】26-33 号》与《银罚决字【2023】34-38 号》,央行对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开出罚单,其中支付宝处罚约30 亿元,财付通处罚近30 亿元。

支付宝财付通违法行为类型明细。根据央行公示,支付宝共有7 项违法行为类型:1.违反支付账户管理规定;2.违反清算管理规定;3.违反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规定;4.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5.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6.违反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管理规定;7.违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规定。财付通共有11 项违法行为类型,分别为1.违反机构管理规定;2.违反商户管理规定;3.违反清算管理规定;4.违反支付账户管理规定;5.其他危及支付机构稳健运行、损害客户合法权益或危害支付服务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6.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7.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8.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9.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或者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假名账户;10.违反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管理规定;11.违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规定。

金融业务常态化监管,坚持“两个毫不动摇”。7 月7 日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题为《金融管理部门善始善终推进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着力提升平台企业常态化金融监管水平》的文章。文章提到,针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过往年度在公司治理、金融消费者保护、参与银行保险机构业务活动、从事支付结算业务、履行反洗钱义务和开展基金销售业务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金融管理部门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反洗钱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

《证券投资基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71.23 亿元。要求蚂蚁集团关停违规开展的“相互宝”业务,并依法补偿消费者利益。此外,针对以往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金融管理部门近期也对邮储银行、平安银行、人保财险和财付通公司等实施了行政处罚。

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常态化监管水平,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确保同类业务适用同等监管规则,实现公平监管。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支持、鼓励平台企业持续提升金融普惠性,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增强国际金融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需求。

投资建议:2020 年11 月以来,金融管理部门督促指导蚂蚁集团、腾讯集团等大型平台企业全面整改金融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根据新国都、新大陆、拉卡拉的2022 年年度报告,三家公司及其子公司在收单业务中存在部分标准类商户交易使用优惠类商户交易费率上送清算网络的情形,按照相关要求将涉及资金退还指定账户产生的相关支出,支出均计入当年营业外支出,新国都、新大陆、拉卡拉分别为2.18 亿元、7.15 亿元、13.94 亿元。目前,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金融管理部门工作重点从推动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集中整改转入常态化监管。我们认为,此次央行对于支付宝和财付通的行政处罚,意味着平台企业金融业务集中整改完成,支付行业压力缓解,第三方支付公司进入稳定发展状态。建议关注:新国都、新大陆、拉卡拉。

风险提示:金融政策措施落地不及预期、宏观下行压力加大。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