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信用债周报:发行规模下降 信用利差整体收窄

2023-07-11 20:40:58 来源: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图】

核心观点:

本期(7 月3 日至7 月9 日)发行指导利率全部下行,整体变化幅度为-11 BP 至-1 BP。本期信用债发行规模环比下降,仅公司债发行量增加,其余品种发行量均减少;信用债净融资额环比减少,公司债、定向工具净融资额增加,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净融资额减少,仅短期融资券净融资额为负值,其余品种净融资额均为正值。二级市场方面,本期信用债总成交量环比增加,各品种成交金额均环比增加,其中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增幅较大。信用利差方面,中短期票据、企业债、城投债信用利差整体收窄。6 月债市出现调整趋势,但结构性资产荒行情并未完全消退,强劲的配置需求仍将是影响债市的重要力量,7 月以来信用债收益率保持下行趋势,信用利差普遍收窄。我们认为,无超预期违约事件扰动情况下,短时间内信用债大幅回调的可能性不大,信用利差调整到位后大概率将维持震荡下行走势,可继续关注震荡行情带来的配置机会,建议适当放缓节奏逐步配置。

地产政策仍在宽松阶段,各方政策也正在形成合力推动市场回归平稳健康发展。7 月10 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期限的通知》,对“金融16 条”

中有关政策有适用期限的,将适用期限统一延长至2024 年12 月31 日,并说明其他不涉及适用期限的政策长期有效,要求各金融机构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合理适度,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推动行业风险市场化出清,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延期涉及房企存量融资以及商业银行发放的专项借款配套融资两项内容。“金融16 条”

延期有利于房企风险缓释,但也需注意“推动行业风险市场化出清”的表述,政策利好主要仍是“优等生”受益,“差生”仍将面临淘汰,房企信用分化仍将持续,马太效应将会更明显。地产债方面,销售复苏进程或将对债券估值产生较大影响,建议谨慎参与,配置时选择历史估值稳定的业绩优异的央企、国企,以及含有强力担保的优质民企债券,采取票息策略,拉长久期,向确定性要收益,也可参与业绩表现较好的房企债券估值修复带来的交易机会。

城投债方面,在稳增长和防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下,城投公开违约的可能性依旧较低,城投债仍可作为信用债重点配置品种。但尾部城投风险暴露可能性或将增大,尤其须警惕尾部估值波动风险。现阶段高等级拉久期仍具有较高性价比,建议优选AA+品种,久期控制在3 年左右;同时,短期限信用下沉也可适度而为,下沉区域建议重点关注经济强省的优质地区。

风险提示

政策推动不及预期,违约超预期,企业再融资能力大幅下降等。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