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固定收益专题:一文读懂票据分析框架|全球新动态

2023-02-24 08:18:37 来源: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资料图)

票据融资规模持续增长,成为中小企业重要融资渠道,近期备受关注。广义票据包括本票、支票和汇票,而狭义票据指的是商业汇票,即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票据的出现极大地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但有多方面问题需要厘清。票据为何备受关注?票据市场如何运行的?我国票据市场发展四十余年,为何风险事件层出不穷?监管又是如何应对?如何用票据量价来判断信贷投放节奏?为何票据对信贷指示意义有所下降?本文将详细解答这些问题并搭建完整票据分析框架。

我国票据市场开展有四十余年,灰色手段层出不穷,监管愈发严格。承兑汇票与一般贷款公用银行贷款限额,当企业贴现后可计入信贷额度,而转贴现或再贴现后可腾出额度用来投放一般贷款,成为各大商业银行完成监管额度的有力工具。在人民银行采取信贷收紧政策的背景下,各商业银行为了腾出信贷额度,采取多种灰色手段将票据业务移除信贷规模统计表。

除银行以外,票据中介、纸票风险、票据套利、城投票据逾期等问题接踵而至,票据市场风险不断提高,监管也愈发严格。

详细解读近期票据监管的“两个办法”。《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和《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于近期相继出台,主要政策思路在于解决中小实体融资问题以及提高票据流动性。后文将详细解读“两个办法”背后的政策逻辑以及对票据市场的重要意义。

信贷投放对判断债市走向有重要意义,而票据利率以及融资规模可成为其先行指标。票据兼具资金属性以及信贷属性,因而票据利率价格不仅体现流动性松紧程度,一定程度上也是信贷松紧的体现。用票据量价预测信贷投放节奏的逻辑是当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疲弱,银行向同业买入票据或加大票据贴现来完成信贷监管考核指标,“以票冲贷”导致票据供不应求,转贴现利率下降;当融资需求旺盛,一般贷款利率较贴现利率更高,银行卖出票据或更倾向于释放一般贷款,对票据有一定挤出效应,转贴现利率上涨。

近期监管力度加大,银行“以票冲贷”受限导致票据的指示意义有所减弱。

银行冲贷现象监管加强,例如在普惠型小微贷款的“两增”考核中剔除贴现及转贴现业务。观察近期数据,发现新增贷款走势基本符合票据利率波动带来的预期,但在近期票据利率和信贷投放量罕见发生偏离。

风险提示:票据违约风险:票据违约可能使得城投风险上升。

关键词 票据市场 信贷投放 信贷额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