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快评号外第527期-2023年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内外因素改善 出口降幅收窄

2023-03-10 19:14:26 来源: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1-2 月我国出口金额同比降幅收窄,进口金额降幅扩大,贸易顺差同比衰退式扩张。按美元计价,进出口总金额8,957 亿美元,同比下降8.3%。其中,出口5,063 亿美元,同比-6.8%(市场预期-8.3%);进口3,894 亿美元,同比-10.2%(市场预期-3.3%);贸易顺差1,169 亿美元,同比扩张72 亿美元(+6.7%)。

一、出口:降幅收窄,结构调整

2023 年1-2 月出口金额同比降幅较上年12 月收窄3.1pct 至-6.8%,环比12 月的增幅(65.4%)略好于疫前平均增幅(53%)。出口降幅有所收窄,或由于近期内外部环境的改善。一方面,我国年初疫情过峰后供给修复,部分回补了去年12 月因供给不畅造成的缺口。另一方面,美欧年初经济景气上行,年内经济增长预期较去年末的预期有所强化,外需表现出一定韧性。此外,我国在汽车出口方面优势扩大,对总出口形成一定支撑。供需两端因素推动2 月我国新出口订单指数重回扩张区间,指向环比改善。不过,结合其他国家出口情况来看,年内我国出口仍面临全球贸易景气下滑、以及中国出口份额下降的双重压力。一是美国超调的商品需求总体仍将向趋势水平回归,其社会总库存增速也已自高位下行,制造业PMI 连续收缩预示中间品需求也将放缓。韩国、台湾地区1-2 月新出口订单持续收缩、出口延续低迷,与中国大陆半导体产品出口趋弱的表现一致,而该产业链产品在中国大陆出口中份额较高。二是我国替代效应减弱,例如近半年来美国对华进口、出口依赖度持续下降,美欧之间经贸往来则有所加强。三是从量、价视角来看,去年12 月我国出口数量同比由-10.9%下行至-12.1%,而出口价格仍维持一定韧性,未来随着价格的支撑减弱,即使出口数量降幅改善,对应的出口金额增速大概率仍将走弱。


(相关资料图)

分商品类别来看,部分原材料和汽车保持高景气,制造业中间品、半导体产业链产品持续低迷,消费品有所分化。一是成品油、肥料出口增速虽高位下行,但仍保持正增长,钢材、稀土出口回升。二是除汽车、手机外的机电产品延续收缩。其中,通用机械设备降幅收窄至-3.7%,但与去年11 月水平相当,并非明显反弹;集成电路加速下滑,降幅扩大9.8pct至-25.8%。汽车和底盘出口保持高景气,同比增长65.2%,但较上月下行25.5pct;手机增速明显改善,回升31.2pct 至2%。三是地产后周期类消费品降幅有所收窄,或受海外相关需求短期反弹以及低基数影响;而出行社交相关的服装鞋靴持续低迷,箱包增速明显放缓。

分地区来看,我国对美国出口收缩加剧,对其他主要伙伴出口有所改善。一方面,对美国出口降幅扩大2.3pct 至-21.8%,成为主要拖累。

另一方面,对欧盟出口降幅收窄5.3pct 至-12.2%,拖累减轻;对东盟出口增速上升1.5pct 至9.0%,成为出口边际改善的主要拉动。其余主要伙伴中,对非洲、澳大利亚、韩国出口实现正增长。

二、进口:降幅扩大,期待修复

2023 年1-2 月进口金额同比降幅较上年12 月扩大2.7pct 至-10.2%,内需修复传导至进口尚待观察。从量价来看,一方面,1-2 月RJ/CRB商品价格震荡回落,同比增速由去年12 月的20.5%明显放缓至11.9%、2.6%,同期进口价格增速或显著回落,对进口金额增速的支撑减弱;另一方面,12 月进口数量同比降幅收窄2.4pct 至-4.6%,而1-2 月疫情和春节生产淡季叠加,进口数量或未明显改善。通过对进口商品贸易方式加总测算,内需进口仍在加速下滑,但随着2 月景气指标进入扩张区间,或指向后续企业扩张行为带动进口企稳回升。

分商品类别来看,以保障性质为主的商品保持高增长,制造业设备和中间品收缩加剧。一方面,农产品保持高增长,煤、医药材及药品进口增速转正,肥料、纸浆增速高位下行,这些进口正增长的保障性商品金额合计占比16%。另一方面,其他大宗原材料,如铁矿砂、原油、塑  料、橡胶仍大幅收缩。中下游产品中,占比33%的机电产品降幅再度扩张6.3pct 至-25.8%,其中半导体产业链产品降幅扩大,机床仍大幅收缩。

国内生产对原材料和设备的需求有待回暖,而半导体产业链或持续低迷。

分地区来看,自美欧进口降幅收窄,自东盟和东亚国家进口加速下滑,自澳大利亚、拉美等原材料出口地区进口实现较高正增长。其中,自东盟进口同比降幅扩大0.6pct 至-8.3%,自日本、韩国进口收缩加剧,或主要因半导体产品拖累。

三、前瞻:出口仍承压,进口或改善

1-2 月出口降幅收窄,进口加速下滑,商品贸易顺差同比衰退式扩张。前瞻地看,短期内海外经济韧性或对出口有一定支撑,但中期内我国出口仍面临双重红利的消退,叠加“脱钩”、生产备份和产业转移等因素,全年出口或仍将承压。节奏上,由于去年基数前高后低,出口增速或震荡回升。国内经济重启或将带动进口逐步改善,但进口金额增速因价格增速下行或难以大幅反弹,贸易顺差或将自高位波动回落。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