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世界短讯!1月金融数据点评:货币财政协同支撑信贷扩张

2023-02-12 11:29:34 来源: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资料图)

1 月新增信贷数据同比大幅增长,带动M2 反弹,这主要是财政与货币协同稳信贷的结果,体现在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大幅增长当中,企业中长期贷款的主要投向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网络、信息物流、地下管廊、高标准农田、国家安全设施等基建项目,也包括科技创新项目。地产融资最差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但恢复的节奏可能慢于以往。向前看,财政货币协同可能会继续支持经济增长、相关行业的景气度可能明显高于整体经济;地产融资恢复偏慢拉低了通胀上行风险、给了准财政扩张的空间。

1 月信贷高增长带动M2 反弹,但社融同比增速继续下降。1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 万亿元,同比多增9200 亿元,是历史上单月最大信贷增量,从结构来看,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4 万亿元,是支持贷款同比多增的最大动力。在信贷的带动下,1 月M2 同比增速达到12.6%,相比2022 年12 月上升0.8 个百分点。然而,由于企业债发行疲弱、政府债发行同比减少等因素,1 月新增社融(5.98 万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社融同比增速也进一步下降至9.4%。

财政与货币协同是支持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的重要因素,开发性金融工具对信贷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去年4 季度,开发性金融工具两批次共计7399 亿元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根据央行货币政策报告和广东省的投放数据来看,开发性金融工具对信贷的拉动作用可能在1:5 左右,即1 元的开发性金融工具可以拉动5 元的信贷。根据广东省的信息来看,如果考虑项目的接续投资等,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撬动规模可以达到1:9 左右,即1 元的开发性金融工具可以拉动9 元的信贷。总的来看,开发性金融工具对信贷的拉动乘数应该在5-9 之间。开发性金融工具对中长期贷款的支持,从去年3 季度就开始显现,10 月以来的几次信贷数据中,企业中长期贷款都有比较强的增长。

去年4 季度的财政与准财政工具尚未发挥其全部作用。央行的3 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7400 亿开发性金融工具预计拉动综合授信3.5 万亿元,但是综合授信不代表已经投放的贷款。去年4 季度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项目的施工进度被耽误,一个证据是去年专项债也有2 万亿元左右的资金因为施工进度滞后没有拨付到位。在实际执行过程当中,贷款的投放拨付和施工进度也有比较强的关系,随着今年疫情的影响消退,各地抓紧开工,开发性工具的综合拉动作用将进一步释放。

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单个规模不算小;不仅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也支持科技创新。根据发改委的数据来看,7400 亿元的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了2700 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的资本金投资是2.7 亿,如果按照1:5 的信贷拉动来计算,平均每个项目的投资规模是16 亿元左右。从领域来看,开发性金融工具不仅可以投降交通水利、能源网络、信息物流、地下管廊、高标准农田、国家安全设施等基建项目,也可以用于支持科技创新。举例来说,进出口银行使用开发性金融工具对粤芯半导体三期项目提供16.25 亿元股东借款1。

地产融资最差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但恢复的节奏可能慢于以往。1 月居民中长期贷款2231 亿元,这个数据仍然很弱,同比少增5193 亿元,环比改善幅度也明显低于季节性,显示房地产需求在1 月尚未明显恢复。根据中金地产组的统计,剔除春节错位影响后,2 月第一周63 个样本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受返乡置业备案带动同比增约一成,其中超高/高能级城市同比仅基本持平,而同样以超高/高能级城市为主的15 个样本城市二手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逾六成,修复速度快于新房。二手房的回暖可能将通过价格信号实现景气度传导,逐步带动新房销售企稳,最差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然而,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目前仍处于资产负债表的修复阶段,新房销售恢复又滞后于二手房,因此开发商拿地仍然比较谨慎。此外,依靠土地收入的地方城投平台资产负债表的恢复也会滞后,城投债发行力度可能也会减弱。

向前看,财政货币协同可能会继续支持经济增长,地产融资恢复偏慢给了准财政扩张的空间。我们在此前发布的报告《财政货币,如何协同》中回顾了20 世纪40 年代以来的中国、美国、欧洲的货币财政协同历史,深入分析了我国财政货币协同的可能选项,报告指出,短期内我国的财政货币协同可能还是以准财政为主,2023 年政策性金融(准财政)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去年结余的2 万亿专项债资金也将继续发挥作用。企业中长期贷款有望持续增长,有利于提振增长和市场风险偏好;在地产相关融资恢复偏慢的背景下,信贷持续大幅高增的动力不强,近期通胀总体上行的风险不大,准财政的确仍有较为充足的扩张空间,受益于准财政投向的行业景气度可能会明显高于总体经济。

关键词 金融工具 施工进度 科技创新

最近更新